芭樂營養價值與健康功效解析:比蘋果更受矚目的秋季水果選擇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快速掌握芭樂營養與多元吃法,一週內就能感受到健康和飲食變化!

  1. 一週內每天吃半顆芭樂,早上或下午當點心。

    這樣一天大約能補到近一半維生素C,皮膚和免疫力會比較有感(第7天檢查:不感冒、膚況穩定)。

  2. 三天內用芭樂+鹽辣粉做兩次,試著讓家人一起吃。

    傳統吃法能讓芭樂香味更明顯,也順便跟長輩交流感情(第三次大家一起吃完有笑聲就OK)。

  3. 每週選一種新沾醬,直接沾芭樂試口味,少於10分鐘就能搞定。

    創意吃法讓你不會膩,也有機會找到專屬你的搭配(試三種醬,最後有一種特別愛吃)。

  4. 花15分鐘自己混一份辛香Jeeravan Masala粉,撒在芭樂上試一次。

    辛香料提升層次,讓水果變得很有異國感(15分鐘內完成+家人說有異國味道)。

  5. 七天內用芭樂做一次純素沙拉,嘗試加點堅果或醬料。

    沙拉當輕食,膳食纖維和口感都提升,對腸胃超友善(吃完三小時內腸胃輕鬆,感覺舒服)。

重新認識秋天水果:為什麼芭樂比蘋果更值得期待

最近很多人都在聊秋天就想吃蘋果,但我真的覺得這有點無聊,為什麼沒人想到芭樂?講實在的啦,芭樂才是默默強大的那種 - 你完全不會在水果攤前停下來大喊「我要芭樂!」但每一家幾乎都會有,而且每天都會有人買。不管你注意沒注意,它都一直在那邊,安靜地佔個位置,完全就是那種「啊,好像很常見」的存在。

對了順便說,其實你不仔細吃根本不會知道芭樂有多好吃。你要是還沒吃過真的新鮮的芭樂,我跟你講,你是沒抓到重點啦。有種超直接、乾脆、沒有廢話的味道,但大家卻常常因為太日常而忘記它。

更有趣的是,你可能有聽過有人說它叫「窮人的蘋果」吧?超親民的,買一袋也花不了什麼錢,大人小孩都能負擔得起。它一到雨季就開始出現在攤子上,一路可以吃到天氣冷。其實陪著我們的時間還蠻長的,只是都沒特別注意啦。

老實說我自己以前超討厭芭樂的,就真的受不了那個籽卡牙縫,每次吃完都覺得嘴巴要大掃除一下。不過話又說回來,你走在路上要找個鹹酥雞攤沒賣芭樂,好像還真的挺難的。就算你再怎麼挑食也難完全繞得開它啊。

還有啊,人真的會變。長大後朋友開始約吃、推坑幾次,結果越吃越能體會好吃的地方。現在我偶爾經過水果攤還會主動想買,明明以前覺得根本不怎樣的東西,結果變得有點上癮…可能是潛移默化吧,慢慢的就變成它的忠實粉絲,也還蠻妙的齁。

觀察芭樂在不同社會階層中的吃法變化

你有沒有注意到,真的啦,芭樂這東西在不同圈子吃法完全不一樣。有時候直接當便宜水果啃,什麼都不沾就大口咬 - 就像小時候家裡買五顆丟冰箱那種;但你進餐廳,有些地方可以把它搞得超Fancy,切片擺盤配醬油膏還灑點什麼花瓣,那個氣勢我覺得蠻狂的。落差很妙吧?其實我每次看到都會想笑一下。

對了突然想到,其實以前我也一直以為芭樂是所謂那種「完整的水果」啦,就是切兩半還是一樣的果肉那型。不過前陣子閒來無事查了點資料…啊結果自己打臉自己!人家植物學那邊根本不這樣分。嚴格說起來喔,芭樂算漿果欸,不算我們一般直覺認知的整顆水果。老實講聽到的時候有點愣住,但又覺得蠻酷的啦。

後來反正,我也跟芭樂那些籽達成共識 - 就是別再挑它們出來吃有點浪費感。今年秋天開始,乾脆讓芭樂出現在自己廚房裡面,多試幾個玩法!結果超容易上手啊:先從最懶人的沾醬、再弄一款專屬調味粉、最後整一盤我的私房芭樂carpaccio(哈哈有模有樣)。這些分享等等會慢慢聊,不過在展開前…我們還是稍微正經問一下:這顆平常被忽略的水果,到底能給你帶來什麼驚喜?

觀察芭樂在不同社會階層中的吃法變化

搞懂芭樂其實是莓果?解開常見水果誤解

這種「莓」啊,維他命C真的很多,跟柳橙或檸檬那些比,其實完全不會輸。不只是維他命C,它本身纖維也很多、抗氧化物也是,還有鉀跟錳,再來葉酸、維他命A都有。說白一點,就是吃了對腸胃消化好,而且整個腸道健康會比較穩定,再加上提升免疫力…就好像每到冷天,自然界默默丟這顆水果來照顧你。

我媽以前的吃法很隨性,她喜歡把這種果實切開,加鹽再灑一點辣椒粉。我記得她更愛做成chutney - 那個其實類似沾醬吧,在印度,他們說chutney就是dip。有時候我吃那個醬的時候都忍不住想,到底為什麼它味道可以這麼特別?後來某次我自己動手做才發現關鍵,原來是那個辣椒跟水果的搭配,我真的是被嚇到欸,現在再咬到guava(芭樂),就會想到當年第一次學做醬料的感覺。

種子部分我其實一直都會挑出來吃啦,以前甚至連靠近籽的地方都挖掉,不過最近有進步了……算是慢慢適應啦。先暫時放下怎麼吃籽,我還是想回頭講一下chutney。

所謂chutney,其實大致上就是各式各樣能拿去沾東西或拌著吃的小醬料,你想到什麼材料,都可以試試看直接弄成沾醬,也蠻自由的。

掌握芭樂營養價值與健康功效一次看清

其實,嗯…我以前一直覺得chutney就只有那個很基本的,什麼薄荷香菜啊、椰子醬這兩種,其他完全沒碰過啦。老實講到二十幾歲還停留在這樣,然後有一天才發現,好像不只是葉子或椰子耶,有一些水果、蔬菜甚至超冷門的食材都有人拿來做成chutney。說真的第一次看到還真有點傻眼,欸,連那些平常根本不會想拿來打醬的東西都OK?

接下來還遇到一件好玩的事,就是「pesto」給我的靈感又更強烈,因為pesto不是也亂丟各種葉菜和堅果嗎?所以開始覺得,要不要把chutney整個玩瘋一點。突然想到,有一次在家吃飯,我媽偷偷在我們家的薄荷香菜醬裡加了一點番石榴!當下超驚訝,本來沒特別感覺但被她開啟新世界了 - 想說輪到我自己來試一下不同組合吧!

之後,就開始亂玩了。例如用大蒜換掉薑啊,或者直接丟花生或炒過黃豆仁進去,也搞過小紅蔥頭、薄荷混著香菜,就是冰箱剩什麼抓什麼。有次還硬要試不同品種、不同成熟度的番石榴放一起看味道怎樣,每次結果都很出乎意料(有時爆好吃,有時就是...嗯)。總之桌上永遠吃不膩,都會冒出奇怪的新搭配。

還有一件事,不管市場賣的是哪種本地番石榴,只要看得順眼基本上都能丟進去用,很隨性,很方便對吧。不囉唆,我寫個最懶人版「番石榴香菜醬」清單給你們參考:

最基本版:番石榴醬(Guava Chutney)
食材:
- 白肉番石榴250克,中等大小切塊(皮不用削)
- 香菜葉一大把帶梗
- 新鮮薑約1英寸,大略切碎
- 綠辣椒2~3條,看你重口味就加多一點
- 烘烤孜然粉一小匙
- 岩鹽或普通鹽巴適量
- 半顆檸檬擠汁

如果你跟我一樣愛亂搞,加些鮮椰子片、大蒜、青蔥、小紅蔥頭或自己喜歡的堅果也是完全沒問題,反正就像做pesto自由配,那種怎樣都行隨便你開心!

嘗試經典鹽辣吃法,發現媽媽手路的秘密

基本步驟超簡單,前置那堆洗一洗、切一切全搞定以後,就直接全部丟果汁機,真的沒別的事,然後看心情打一打,要濃就少加點水,要稀就多加點水,自由發揮。辣椒能吃多少隨你,加多加少根本不用誰來決定,一切都自己開心最重要。

這東西真的很萬用耶,可以拿來當沾醬、塗吐司、配洋芋片、夾三明治還有偶爾拿來假裝青醬什麼的,也沒有什麼「正確吃法」這種限制啦,就是爽就好!

我自己喜歡再重口味一點,辣度再提升、然後大蒜一定要有,有時候直接扔兩瓣下去。有這罐之後其實每餐都會默默盛出來用一下,不管是麵包還是三明治都抹一層,很讚,吃起來心情都變好。

水果的話也有偷懶吃法 - 切好之後撒點鹽,再灑辣椒粉和檸檬(或是隨手換各種辛香料),完全不需要花腦力。像番石榴配鹽+辣椒+檸檬就是經典老派組合,可是最近我超級愛的是一種印度印多爾(Indore)特產叫jeeravan masala的混合香料。新世界啊,你可以去試看看,味道整個不一樣!

學會把芭樂融入各類創意沾醬和抹醬點心

Jeeravan masala喔,其實有時候我自己都會講錯名字,反正它就是那種很酷的混合香料粉,通常大概十五樣(其實常常超過)香料通通拌在一起。冷的天特別適合吃,我每次天氣變冷就想起這一味,不只是取暖,這東西重點還能幫助腸胃動起來、消化快很多。有意思的是啊,它那名字 - jeera是孜然嘛,然後van好像指「味道」或是「氣息」吧。

它吃起來怎麼說…呃,有點難形容欸,就是又酸又辣然後辛香味爆炸,一點泥土那種野味也有,在嘴巴裡會一下子蹦出來,不是騙你的。用法真的是太多了,你要灑沙拉上直接吃沒問題,加進鹹口味燕麥或優格甚至夾三明治都行啦,其實亂配也都OK,我甚至看過有人撒湯上面。

你如果問怎麼做 - 其實說簡單也蠻簡單的。材料嘛,要先買到全顆的香料,比方1大匙孜然籽啦、再1大匙芫荽籽、一根肉桂條切一小段、2小匙茴香籽、黑胡椒粒也給他1/4小匙、7到8顆丁香、還有2-3片月桂葉,再補5到6根乾紅辣椒。然後粉類:半顆磨碎肉荳蔻(就用刨刀刨)、薑粉1/4小匙、2小匙芒果粉(一包那種淡黃淡黃的)、黑鹽1小匙跟紅辣椒粉1小匙,而且還要多加1/2小匙一般鹽和薑黃粉,再抓一撮阿魏、一點糖,大概就那些。

製作流程……老實說其實真的不難,就是把全部那些全顆香料丟厚底鍋,用最弱的小火慢慢乾炒,看著慢慢變色,有聞到很濃郁那種辛辣香出現就關火。倒出來散開攤平讓它們降溫,不急哦,一定要等完全冷掉才行。之後直接全扔食物調理機,連同剛講那些所有粉類跟磨好的肉荳蔻,也是一起下去,全打成細細粉末這樣。

最後就是裝罐密封藏好。我很愛偷嚐最經典搭配,就是切新鮮水果,比方拿幾片帶皮芭樂,大力撒上一層jeeravan masala,那種奇怪又衝突的味道我覺得超爽,有人不喜歡啦但我很推,你真的可以試試!

學會把芭樂融入各類創意沾醬和抹醬點心

動手自製印度經典辛香Jeeravan Masala調味粉

今天要來聊聊一個我每天都離不開的調味料(還是其實大家早就這樣玩?)我真的超常直接把它灑在那種熱呼呼、奶油融化的白飯上,吃起來有夠香,有時心血來潮又會抓一點拌進三明治餡料裡,不知道怎麼形容,就是很萬用。其實還可以拿來醃paneer(印度那種起司),或者早餐弄燕麥的時候撒一撮,甚至懶得煮菜就隨便撒進沙拉裡也行 - 反正看心情啦,完全沒唬你,只要願意動動手、敢亂試,你自己慢慢玩出超多花樣!

對了,我前陣子去了一家很講究的餐廳後面整個靈感大噴發。話說月初那天朋友請吃午餐,桌上一道沙拉真的吸睛到爆 - 盤子端上來大家手刀搶夾,我跟你講,你晚到基本上只能聞空氣。

她用的那道Carpaccio版沙拉,配料真的很狂:粉紅番石榴切片鋪底,再加烤過的松子顆粒、薄片開心果跟杏仁片疊上去,然後是兩種不同葉子的生菜混一起(rocket和baby arugula),還偷偷藏青辣椒細絲、一些帕馬森乾酪薄片,有橄欖油檸檬汁做簡單調和,再灑上一點黑胡椒粉、一點鹽。結果最後畫龍點睛竟然不是放巴西里,是用香菜,她說想搞不一樣。

中間邊吃邊偷問食譜順便自己查了一下正統carpaccio長啥樣,其實就是借鑑一下人家的靈魂組合,但我總覺得玩變化才好玩。所以下面這個,是目前我最愛最順手弄的一版vegetarian carpaccio。

東西簡單爆炸:先拿2顆熟透番石榴(選什麼品種隨你爽)切成很薄很薄的片備用。調味那邊呢?黑胡椒粉四分之一小匙、紅辣椒粉也是四分之一,加上一顆新鮮檸檬全榨原汁、一到兩湯匙橄欖油,一撮黑鹽再配點我特別愛的大蒜+檸檬皮風味鹽,全都加進去拌勻,要鹹再補一般食鹽也沒問題 - 真的不用照本宣科,按自己口味調整最好。

搭配自家香料,打造專屬芭樂風味新體驗

這食譜真的蠻花俏的啦,我一開始看到那配料還有點想笑,結果組在一起竟然超級搭。上面一定要撒蔓越莓、烤南瓜籽(那個香氣我跟你說),還有碎cottage cheese - 可是如果你吃全素就直接跳過這步,沒差。然後洋蔥薄片丟個幾片,抓一把新鮮香菜或者薄荷都行,看你心情選,甚至兩種混一下也OK。最後撒點青辣椒小碎末,那個刺激味道馬上出來,整個醒。

怎麼做?認真講沒什麼門檻,把芭樂切成一片片的排盤子上,有種「我其實蠻會生活」的錯覺視覺感(哈哈)。醬汁很隨興,就是碗裡全部香料、橄欖油、檸檬汁混好直接澆下去,不需要多想。剩下就是把所有剛剛那堆五顏六色配料豪邁地往芭樂上面鋪 - 手快點,一下子搞定,馬上開吃!

我們家那天端出去大家不到兩分鐘就掃光了,很誇張耶,然後又吵著要再來一次。所以我自己是覺得啊,如果要比創意跟偷懶兼具的芭樂料理,大概沒別的對手了吧。有時候看著這一盤,全都是繽紛顏色、層次超豐富,每次都忍不住想:「這也太適合每天拿來當零嘴吧?」而且腦袋一恍神眼睛就自動黏住它……口感是健康到讓人安心,又完全不無聊欸!

搭配自家香料,打造專屬芭樂風味新體驗

挑戰純素芭樂Carpaccio沙拉版,享受創意佐餐

如果要講那種可以一秒變出新風味的調味品,這顆果子真的算數一數二。還有那些混合得亂七八糟但又意外合拍的香料、沙拉什麼的,反正我自己跟這顆綠綠小莓的秋日劇情才剛開場而已。現在丟出三道食譜,其實也只是暖身吧。

欸大家會不會用留言區聊聊?你們平常都怎麼處理這個看起來普普通通但其實很厲害的小綠莓啊?你第一次發現它原來不是水果是「某種莓」時,是什麼感覺?是不是被某一道食譜燒到準備入坑,想等芭樂當季再試試看?還是你早就練成自己的私房吃法,也超願意直接分給大家?我應該會整天刷留言,看有沒有新的靈感噴出來啦。

順帶說句,謝謝各位一直一起慢慢過每一天。有時候很平淡,但其實超級捨不得錯過。

分享你的芭樂美食靈感,一起延伸更多吃法

嗯...如果你還想在信箱、網路某個比較安靜的角落偶爾瞄到我,其實不難。覺得這裡的內容還行?真的很需要一點點支持。

最直接的方式,大概就是給我一杯咖啡的價錢。說真的,現在如果沒這些小費,有時連續更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傻(咖啡見底那種感覺...你懂)。你的小舉動讓這裡繼續存在,而且我可以不用每天精打細算豆子。

內容想慢慢讀也可以啦,舊文都擺著,不急著被滑掉。不只寫慢活,也會偶爾記一些健康、有點像筆記又像心情碎片的東西。有時產出快,有時慢,就是隨緣吧。

另外有個Substack專頁,忘了有沒有講過…如果剛好也喜歡四季、隨筆、小故事之類,那邊會不定期更新。閒來無事去逛逛,萬一有中意的主題就多停留一下。

額外資源…對了,電子書在,有興趣再下載看看。有一些生活數位指南或別的小玩意兒都放著 - 總之,你想怎麼參與都行,不用拘束,就當成跟熟人晃過來打招呼就好。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