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功效解析:營養成分、常見用途與食用注意事項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先說結論好了,蜂蜜到底好在哪?

嗯……最近很多人在問蜂蜜。說真的,它就是一種天然的糖。不過呢,跟純粹的精製糖比起來,它裡面多了不少東西。 蜂蜜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但又不像砂糖那麼單純。 除了糖,它還含有一些些的維生素、礦物質,還有一些酵素跟抗氧化物。 所以大家會覺得它比較「健康」。

我自己是覺得,不要把它當成什麼神奇的補品啦。簡單講,它就是一個……嗯,比較天然、風味比較豐富的甜味來源。 你可以把它想成是,在你想要吃點甜的時候,一個比白糖稍微好一點點的選擇。但終究,它還是糖,吃多了對身體還是有負擔。

所以,蜂蜜裡面到底有什麼?

這個嘛……蜂蜜的成分其實滿複雜的。大概八成都是糖,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 這也是為什麼它那麼甜。剩下的大概兩成是水,然後還有非常微量的……嗯,我看看資料……對,還有一些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跟礦物質。

真正讓蜂蜜比較特別的,是一些微量成分,像是多酚類的抗氧化物質,例如黃酮類和酚酸類化合物。 這些東西被認為對身體有一些好處,像是抗氧化、抗發炎之類的。 還有,蜂蜜裡面有一些來自蜜蜂本身的酵素,比如澱粉酶,這也是判斷蜂蜜熟成度的一個指標。 不過老實說,這些好東西的含量都不是很高,所以……嗯,不要指望靠喝蜂蜜水就能補充到一天所需的維生素。

金黃色的蜂蜜從木製攪拌棒上緩緩滴落的特寫
金黃色的蜂蜜從木製攪拌棒上緩緩滴落的特寫

那...蜂蜜可以怎麼用?

用途其實很廣啦。最簡單的,就是泡成蜂蜜水喝。不過記得,不要用太燙的熱水,不然可能會破壞裡面的酵素跟一些營養。 大概用溫水或冷水就好了。有些人早上起床會喝一杯,說是能潤腸通便,這在中醫的說法裡也有提到。

除了泡水,它也可以代替砂糖加在飲料或食物裡,像是加進紅茶、檸檬水,或是優格裡面。 塗在吐司或麵包上當抹醬也很好吃,特別是那種結晶的蜂蜜,口感沙沙的,很特別。 有些人甚至會用它來做菜,比如烤雞翅的時候刷一層蜂蜜,顏色會很漂亮。

說到跟糖的比較,我整理了一下,大概是這樣:

項目 蜂蜜 白砂糖
主要成分 果糖、葡萄糖(都是單醣) 蔗糖(雙醣)
熱量(每100克) 大概 304 大卡,比糖高一點點。 嗯...糖的話,熱量稍微低一些。
升糖指數 (GI) 看種類,有低有高,整體來說可能比砂糖慢一點點。 比較高,血糖上升快。
營養價值 除了糖,還有微量的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 幾乎就只有熱量跟糖。
我自己的看法 風味比較豐富,感覺天然一點。但終究是糖,不能吃太多。 就是純粹的甜味,用途單一。沒什麼好說的,就是糖。
一個舒適的廚房場景,有人正在將蜂蜜加入一杯熱茶中
一個舒適的廚房場景,有人正在將蜂蜜加入一杯熱茶中

不同蜂蜜有差嗎?聽說有很厲害的?

嗯,這個問題很好。不同花源採出來的蜜,顏色、香氣、味道,甚至容不容易結晶,都會差很多。 比如台灣常見的龍眼蜜,顏色比較深,味道很濃郁,而且比較不容易結晶。 荔枝蜜就顏色淺一點,帶點果酸味,然後就...嗯,超級容易結晶。 看到結晶不要以為是假蜜,那其實是真蜜的特徵之一,主要是裡面的葡萄糖在低溫下析出了。

至於你說的「很厲害的」,可能是在指紐西蘭的麥蘆卡蜂蜜(Manuka Honey)吧? 它的確很有名,主要是因為裡面有個叫做「獨麥素」(MGO)的抗菌成分。 這個成分的濃度越高,抗菌效果就越強,所以會看到瓶身上標示 UMF™ 或 MGO 的數值。 很多研究都說它對傷口癒合、舒緩喉嚨痛、甚至改善口腔健康可能有點幫助。 美國FDA在2015年也核准了它可以用在傷口治療上。 不過,這些功效都還在研究中,而且價格……你知道的,真的不便宜。

最重要的來了,什麼情況下不能吃蜂蜜?

這點真的要特別、特別注意。最重要的就是:**一歲以下的嬰兒絕對不能吃蜂蜜**。 這不是危言聳聽,是真的有風險。

原因是蜂蜜在採集和釀造的過程中,可能會含有「肉毒桿菌」的孢子。 對於腸道已經發育完全的成人來說,這些孢子沒什麼威脅。但一歲以下的寶寶,他們的腸道菌叢還很脆弱,沒辦法抵抗這些外來的孢子。 一旦孢子在寶寶的腸道裡萌發,產生毒素,就可能引起「嬰兒型肉毒桿菌中毒」,這……這很嚴重,可能會影響呼吸和肌肉功能,有致命的風險。 所以,不管是什麼食物或飲料,只要裡面有加蜂蜜,都不要給一歲以下的寶寶吃。

這個觀點,不管是台灣的資料還是國外的建議,都非常一致。 美國兒科學會也是這樣建議的。所以這點千萬要記住。

另外,有幾種人也要小心。比如糖尿病患者,因為蜂蜜主要就是糖,會讓血糖快速上升,所以一定要控制份量,最好跟醫生或營養師討論。 還有,如果你本身腸胃比較虛弱、容易拉肚子,喝太多蜂蜜水也可能會加重症狀。

一個奶瓶旁邊放著一罐蜂蜜,蜂蜜罐上有一個紅色的禁止符號
一個奶瓶旁邊放著一罐蜂蜜,蜂蜜罐上有一個紅色的禁止符號

大家對蜂蜜常有的幾個誤會

最後來聊聊幾個大家常搞錯的事。

第一個就是剛剛提過的「結晶等於假蜜」。這是錯的。蜂蜜結晶是正常的物理現象,反而是假蜜或加了人工果糖的蜜,才不容易結晶。 所以下次看到蜂蜜變成固態,別急著丟掉,那才是真材實料的證明。

第二個,「蜂蜜比糖健康,所以可以多吃」。嗯……這也算是個誤會。雖然蜂蜜多了一些微量營養素,但它的熱量和含糖量跟糖是差不多的,甚至熱量還高一點。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游離糖」,蜂蜜也算在裡面。 所以,把它當成風味劑、偶爾用來替代砂糖是OK的,但絕對不能毫無節制地吃。

第三個,關於「台灣的蜂蜜標準」。台灣其實有國家標準 CNS1305。 這個標準會規範蜂蜜的水分、蔗糖含量、澱粉酶活性等等,用來判斷品質。 不過,台灣的蜜源植物太多元了,有些特色蜂蜜,比如紅淡蜜,它的某些數值天生就跟標準不一樣,所以也不能單純用一個標準去衡量所有種類的蜂蜜。

聊了這麼多,我自己是覺得,蜂蜜是個好東西,但要用對地方、吃對量。你平常都怎麼吃蜂蜜呢?是泡水喝,還是加在食物裡?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你的用法吧!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

  1. profile
    Guest 2025-08-23 Reply
    哇靠,蜂蜜真的沒那麼神奇啦!我之前買了超貴的原蜜,結果根本沒什麼特別效果。聽說的療效可能都是吹噓,大家別太迷信這套。不過妳說的研究方向好像還不錯...
  2. profile
    Guest 2025-05-08 Reply
    嗨!我是大學的學生,最近對蜂蜜的健康功效非常感興趣。我想知道有沒有相關的資源或研究可以參考?如果你有推薦的書籍或網站,麻煩告訴我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