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料理,真的不要自己亂搞
我跟你們說,有些料理真的有它的神聖性,你不能亂碰。特別是當你手上只有 Pinterest 上那些美美的照片,還有一瓶喝了一半的紅酒,然後就突然充滿自信覺得自己是廚神…嗯,通常這就是災難的開始。
今天要聊的苦主,是肯亞的國民美食,叫作 Pilau。這是一種香料飯,在整個東非史瓦希里(Swahili)文化圈裡,地位大概跟我們的滷肉飯一樣崇高,是那種… 你知道的,應該要用對待傳家寶的心情去煮的料理。
結果呢?它遇到了我。一個對素食有著奇怪執著,廚房技巧大概只比放火好一點,然後又很不幸地發現家裡香料不齊全的我。那一晚,我們家的四個火災警報器大概經歷了它們此生最嚴峻的考驗。
重點一句話
不要用南瓜派香料粉去做肯亞香料飯,拜託。這不是創意,這是褻瀆。
一切是怎麼失控的:我的災難實作指引
一開始,我真的覺得自己可以。你知道那種 Pinterest 看太多會產生的幻覺嗎?覺得自己也能拍出那種灑滿陽光、擺盤精緻的異國料理。我把鍋子燒熱,倒下椰子油,看著它閃閃發光,彷彿希望本身。
然後我一樣一樣把香料丟進去,小茴香、肉桂、荳蔻…哇,那個香氣,有那麼三分鐘,我真心覺得自己是廚房裡的碧昂絲,全身發光。
接著,背叛來得猝不及防。
我發現,我沒有丁香 (cloves)。一根都沒有。
跟你說,沒有丁香的 Pilau,大概就像沒有交通的奈洛比,或是…沒有珍珠的珍珠奶茶。這根本是不可能,也不應該存在的東西。但你知道的,當一個人自信心爆棚的時候,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所以我做了一個致命的決定:「嗯…不然…多加一點肉桂粉好了?」
這還沒完。做 Pilau 需要一種叫做 Pilau Masala 的綜合香料,我的也剛好用完了。身為一個(自以為的)創意料理家,我決定自己調。我拿了手邊的 Garam Masala(一種印度綜合香料),加了點芫荽粉,然後…我看到了它。靜靜躺在香料櫃角落的…南瓜派香料粉。
對。你沒聽錯。我把星巴克的靈魂,注入了古老的史瓦希里料理中。我真心希望所有肯亞人的祖先沒有顯靈來看我做這道菜。
接下來的事情,基本上就是一連串的錯誤示範:
- 燒焦的洋蔥:它們黑化的速度比我上一段感情結束得還快。
- 黏鍋的香料:那些詭異的香料組合像個恐怖情人一樣死死地扒在鍋底。
- 薛丁格的飯:我把米丟進去,加水,攪拌,祈禱。結果煮出來的飯,同時處於「燒焦」跟「沒熟」的疊加態。每一口都是一個驚喜,但不是好的那種。
老實說,那鍋飯看起來不像食物,比較像需要請法師來處理一下的某種東西。
那個叫 Jackfruit 的騙子,還有被綁架的沙拉
素食版的 Pilau 總得有點「肉」吧?Pinterest 上所有人都說,用 Jackfruit(波羅蜜)啊!看起來就像手撕豬肉!
好。說到這個 Jackfruit,台灣其實不陌生,我們比較常吃到的是熟透的、黃色的、甜甜的果肉。但在國外,他們很愛用還沒熟的、綠色的波羅蜜來做素肉。我必須說,這東西的口感…真的…很微妙。
我用醬油、紅椒粉和滿滿的妄想去煎它,希望它能奇蹟似地變成美味的素肉。結果呢?它只是一坨吸了醬汁、口感像煮爛筍絲又帶點詭異果酸味的…濕濕的水果。我把它們丟進那鍋薛丁格的飯裡,整個畫面看起來更像「CSI犯罪現場:奈洛比分局」。
在我的 Pilau 正在經歷一場身份認同危機的同時,我想說,不然來做個配菜沙拉 Kachumbari 吧。總不能全盤皆輸吧?
Kachumbari 基本上就是東非版的涼拌番茄洋蔥,地位跟台菜裡的涼拌小黃瓜或皮蛋豆腐差不多。它之所以完美,就是因為它的簡單:番茄、洋蔥、香菜、檸檬汁,就這樣。根本不需要任何花招。
但,我又打開了萬惡的 Pinterest。
「不只是沙拉,更是一個故事。」一個標題這樣寫著。
結果我的故事是「帶有柑橘暴力風味的食物中毒疑雲」。
我用了漂亮的 heirloom 番茄、切得太粗的紅洋蔥、長得很像香菜但其實是歐芹的某種植物,還有放到過期的檸檬。然後…我失心瘋了。我加入石榴籽(為了口感跟混亂)、柳橙皮屑(因為就是要柑橘 on 柑橘)、泡過奇亞籽的萊姆汁(Pinterest 叫我做的),最後還淋上龍舌蘭糖漿。
我跟你說,龍舌蘭糖漿加生洋蔥,那味道…根本是戰爭罪。
正宗 Pilau vs. 我的 Pinterest 惡夢:一場對決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地知道我到底錯在哪,我整理了一個表格。這不是在教學,這是在懺悔。
| 項目 | 正宗史瓦希里 Pilau 的靈魂 | 我的廚房災難版 |
|---|---|---|
| 核心香料 | Pilau Masala (丁香、小茴香、荳蔻、肉桂、黑胡椒)。一種深邃、溫暖且和諧的宇宙。缺一不可。 | 印度 Garam Masala + 過量肉桂 + 南瓜派香料。味道像一個過得不太好的聖誕節。 |
| 基底 | 用牛肉或雞肉高湯慢慢熬煮,肉塊煸炒出的焦香是風味的根基。 | 水。就只是水。還有燒焦的洋蔥。沒有靈魂。 |
| 「肉」的口感 | 燉得軟爛的牛肉或雞肉,入口即化,充滿肉汁。 | 濕軟、帶有詭異甜味的波羅蜜 (Jackfruit)。口感像是某種迷路的熱帶水果。 |
| 米飯狀態 | 粒粒分明,均勻地裹上香料與高湯的色澤,鬆軟噴香。 | 底部燒焦,頂部沒熟,中間濕爛。是物理學的奇蹟,也是烹飪的悲劇。 |
| 搭配的沙拉 (Kachumbari) | 簡單清爽的番茄、洋蔥、香菜、檸檬汁。完美平衡 Pilau 的濃郁。 | 加了石榴、柳橙皮、龍舌蘭糖漿的生化武器。吃一口,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
犧牲者們的證詞
我真的邀請了朋友來吃這場「道地史瓦希里素食饗宴」。對,我就是這麼有種。
來的有三位勇者:
- Fatma:一位真正的史瓦希里料理達人,她家傳的香料配方可能比我的 Wi-Fi 訊號還穩定。
- Mellanie:我的好閨蜜,基本上只要擺盤好看,配上氣泡水,她什麼都敢吃。
- 前男友:一個熱愛免費食物的男子。
Fatma 超級聰明,她自己帶了一鍋正版的 Pilau 來。我們並排品嚐。她吃了一口我的飯,咀嚼的表情非常複雜,像是在懷疑人生、味蕾跟她的信仰。
「…妳是不是…加了楓糖漿?」她小聲地問。
「不,是南瓜派香料。」
「喔…」她停頓了一下,「這味道,嚐起來像聖誕節,但是是悲傷的那種。」說完她就默默回去吃她自己帶來的飯了。
輪到 Mellanie,她吃了一口我那盤五彩繽紛的 Kachumbari。她整個人僵住,臉上是我從未見過的驚恐表情。
「你…在洋蔥裡加糖了?」
「是龍舌蘭糖漿…為了平衡…」
「所以,你把,生的,洋蔥,弄成甜的?」她一字一字地問。
那頓飯,我們在人生中最響亮的沉默中度過。沙拉在燃燒,友誼在燃燒,我的鼻腔也在燃燒。
至於前男友,他吃了一口,嘆了口氣說:「這味道就像 Pinterest 的心情板跟一個錯誤的決定。」然後把整盤都吃完了。男人,真是搞不懂。
所以,我們到底學到了什麼?
說真的,經歷了這場廚房浩劫後,我真的有在反省。這跟很多事情一樣,食譜也是。特別是那些跨文化的經典料理,背後都有它的道理在。
這件事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好像是 Saveur 雜誌還是哪裡的,就在講傳統食譜的「不可替代性」。它提到很多香料的組合是經過幾百年的演化,互相平衡、彼此成就,你隨便抽掉一個,或加入一個像「南瓜派香料」這種外來物種,整個結構就崩壞了。這跟在台灣,比如說,你煮一鍋滷肉,你不能說家裡沒有八角,就拿一顆八仙果丟進去吧?是一樣的道理啊。
所以,我覺得最大的心得就是:對經典食譜,真的要多一點敬畏之心。
Pinterest 或 Instagram 上那些濾鏡開滿、被「升級」、「改造」過的版本,看看就好。它們是視覺藝術,不一定是美食。在你真的要動手把一道有文化傳承的料理「變身」之前,或許可以先試著做一次最傳統、最樸實的版本。去理解為什麼它會這樣搭配,為什麼這些香料缺一不可。
了解規則,才有打破規則的本錢嘛。不然,你打破的就不是規則,而是你朋友的味蕾,和你們的友誼。
喔對了,還有,永遠要記得檢查你家的丁香庫存。
你的廚房災難分享
看完我的悲慘故事,換你分享了!你有沒有也曾經因為看了什麼食譜,結果做出暗黑料理的經驗?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讓我感覺不孤單!
A) 有!我把糖當成鹽,做了甜的炒青菜。
B) 有!我的免揉麵包變成了一塊石頭。
C) 有!我嘗試的異國料理,味道一言難盡。
D) 我是廚神,從不失手(請受我一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