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逆轉研究:一個生理開關如何影響人體老化速度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嗯...今天要來聊一個,我自己覺得蠻顛覆三觀的東西。就是關於「變老」這件事。

我們好像都預設,人老了,體力變差、腦袋變鈍、頭髮變白...都是正常的。就是時間到了,零件舊了,理所當然。但...如果,這整個前提就是錯的呢?如果我們不是在「變老」,只是...「細胞沒電」了?

先說結論

我後來花了很多時間去看一些研究,對,就是那種很硬的科學論文。然後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共通點:我們身體裡有一種東西叫 NAD+,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每個細胞裡的「行動電源」。年輕的時候,這個行動電源電量都是滿的,所以你精神百倍,受傷了也恢復得快。

但隨著年紀...還有,這才是重點,隨著我們現在這種亂七八糟的生活型態,比如說熬夜追劇、壓力大、亂吃東西...這個行動電源的電量會掉得非常、非常快。有研究說,大概 40 到 60 歲之間,我們體內的 NAD+ 存量會直接腰斬,掉了一半。

所以,很多「老化」的症狀,其實不是老化,是 NAD+ 這個電池快沒電的「低電量警示」。而你是有辦法...幫它充電的。

這東西是科學還是...玄學?

老實說,我一開始也覺得這聽起來有點太...太美好了吧。但證據真的不少。

最有名的應該是哈佛醫學院的 David Sinclair 博士,他算是這個領域的權威。他把 NAD+ 叫做控制「長壽基因」的分子。簡單講,沒了 NAD+,那些負責修復身體、維持年輕的基因,就會開始「休眠」。細胞就不太修自己了,能量崩盤,然後你就...變老了。

更有趣的是一個 2013 年的老鼠實驗。研究人員給一群年紀很大的老鼠補充了可以提升 NAD+ 的東西。結果你知道嗎?才一個禮拜,牠們的肌肉細胞,從生理指標上來看,幾乎變得跟年輕老鼠一樣。一個禮拜。這真的很誇張。

這就讓我開始思考,如果連老鼠都可以...那我們人類呢?

NAD+ 就像細胞的電池,隨年齡和生活習慣而耗盡。
NAD+ 就像細胞的電池,隨年齡和生活習慣而耗盡。

怎麼做?幫細胞「充電」的幾種方法

OK,理論講完了,來講點實際的。我把一些我看過的研究,還有我自己試了覺得有感的東西,整理了一下。有些方法不用花錢,但需要毅力。有些要花錢,但可能...嗯,效果快一點。你自己可以看看。

方法一:間歇性斷食 (不用錢,但有點餓)

這個應該很多人聽過,就是一天裡面有 16 個小時不吃東西,把所有食物集中在 8 小時內吃完。聽起來很難,但其實你只要不吃早餐,然後午餐正常吃,晚餐早點吃,就差不多了。

為什麼這有用?因為當你的身體有幾個小時沒有新的能量進來,它會啟動一個叫「細胞自噬 (Autophagy)」的機制。聽起來很恐怖,但它其實是好事。你的細胞會開始把自己裡面一些舊的、壞掉的零件「吃掉」來當作能量。這個過程,本身就會刺激 NAD+ 的生成。算是一種身體的「大掃除」。

說真的,第一週會很痛苦,早上聞到早餐店味道都覺得是折磨。但撐過去之後,你會發現精神真的有變好,特別是下午三四點那種想睡覺的感覺,會不見。

方法二:冷水澡...或至少沖一下冷水 (也不用錢,但需要勇氣)

我知道,我知道,這聽起來超瘋的。我自己一開始也覺得「是有病嗎?」但科學上的說法是,短暫的冷刺激,會迫使你細胞裡的「粒線體」...就是細胞的發電廠啦,去產生更多能量來維持體溫,這個過程也會大量消耗、然後再生成 NAD+。這叫「粒線體新生」。

你不用一開始就挑戰全身冰塊浴。可以在每天洗完熱水澡之後,把水溫轉到最冷,從腳開始沖個 30 秒,然後慢慢往上。那個瞬間真的...嗯,很提神。但沖完之後身體熱起來的感覺,蠻舒服的,而且疲勞感真的會消很快。

方法三:高強度間歇運動 (HIIT) (不用錢,但很喘)

這也不用很久,甚至不用去健身房。重點是「高強度」跟「間歇」。比如說,你用盡全力衝刺跑樓梯 30 秒,然後休息 1 分鐘,重複個三四次。整個過程可能不到 10 分鐘。

有研究顯示,這種短時間的爆發性運動,可以提升 NAD+ 合成酶的活性,差不多能提升快三成。關鍵不在於運動多久,而是那個強度有沒有「嚇到」你的身體,讓它覺得「哇!我需要趕快製造更多能量!」。

理想的睡眠環境,應該像個涼爽、黑暗的洞穴。
理想的睡眠環境,應該像個涼爽、黑暗的洞穴。

方法四:優化你的睡眠 (這最重要,但最容易被忽略)

這點我覺得是全部裡面最關鍵,卻最少人做到的。我們都知道要睡覺,但不知道「怎麼睡」才對。NAD+ 的修復跟生成,主要是在深度睡眠期。特別是午夜之前的深度睡眠。

所以,晚上九點後就不要再滑手機了,那個藍光會騙你的大腦現在還是白天。把房間弄得越暗越好、越涼快越好,大概攝氏 18-20 度左右。把你的臥室打造成一個「睡眠洞穴」。這不是什麼儀式感,這是為了讓你的身體知道:OK,該進入修復模式了,該開始製造 NAD+ 了。

那...到底要不要吃 NMN

好,說到重點了。市面上很多產品都在講 NMN,說它是 NAD+ 的「前驅物」,吃了可以直接補充。這在學理上是對的。像前面提到的老鼠實驗,還有一些人體臨床試驗,用的就是 NMN 或類似的東西。

但這裡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它比較像「加速器」,而不是「必需品」。如果你生活習慣一團亂,熬夜喝酒吃垃圾食物,想光靠吃 NMN 來補,那就有點像...你的浴缸破了一個大洞,你卻只想著把水龍頭開到最大,而不是先把洞補起來。

第二個重點,這也是在地資訊的差異了。在美國或日本,NMN 可以當作食品補充劑來賣,所以你很容易買到。但是在台灣,衛福部食藥署 (TFDA) 目前是沒有開放 NMN 作為食品原料的。所以你在台灣看到合法販售的,很多是其他名稱,像是「花椰菜萃取物」或「酵母粉」,然後強調它富含β-菸醯胺單核苷酸...嗯,對,就是 NMN。這塊的法規比較模糊,大家要自己看清楚。

我自己是覺得,可以先從前面那些不用錢的生活方式開始。當你把基本盤都做好了,再來考慮要不要用 NMN 當作「進階課金裝備」。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給你參考一下。

方法 感覺/效果 成本 我自己覺得啦...
生活方式調整 (斷食、冷水、運動、睡眠) 效果比較慢,但感覺很「根本」。精神變好、疲勞感降低,是全面性的。 幾乎是 $0。需要的是你的時間跟意志力。 這是地基。地基沒打好,蓋再漂亮的房子也沒用。先從這個開始,至少做個一個月。
補充 NMN (或相關前驅物) 效果可能比較快、也比較強烈。很多人說體力、恢復力「很有感」。 高。一個月的份量從幾千到上萬都有可能。 像是「作弊道具」或「加速器」。當你基礎分都拿到了,想拚更高分的時候再考慮。而且在台灣買,要特別注意法規跟成分標示。

常見的幾個誤會

說到這個,很多人會有一些誤解,我順便講一下。

  • 「斷食就是要餓肚子餓到死?」
    不是。重點是拉長空腹時間,讓細胞自噬啟動。如果你餓到頭昏眼花,代表你可能前一餐吃不夠,或是身體還不適應。可以從 12 小時斷食開始,慢慢拉長。
  • 「冷水澡要洗很久才有效?」
    不用,30 秒到 1 分鐘就很夠了。重點是那個溫差的「刺激」,不是要你失溫。
  • 「吃了 NMN 就可以不用運動睡覺了?」
    這大概是最大的迷思。完全不行。就像我前面說的,那是作弊道具,不是免死金牌。你不把身體的破洞補起來,吃再多也沒用。
細胞年輕化的抽象概念,就像從內部重新煥發光芒。
細胞年輕化的抽象概念,就像從內部重新煥發光芒。

所以,說到底,我們好像真的可以不用那麼快「變老」。

這整件事給我的感覺,比較像是我們手上都拿著一支手機,整天開著各種超耗電的 App,然後電量掉到 20% 的時候,才在那邊抱怨手機很爛、電池老化。但我們從來沒想過,或許可以把一些背景 App 關掉,或是換個方式幫它充充電。

那個「開關」其實一直都在我們手上。每一次你選擇早點睡、選擇去動一下、選擇吃原型食物,你就是在幫自己充電。反過來,每一次熬夜、壓力爆棚、吃加工食品,你都在耗電。

這不是什麼很難的科學,說穿了,就是一種選擇而已。

好啦,今天就先聊到這。你可以想想看,如果明天開始,讓你從上面那些「免費」的方法裡選一個來試試看,你會選哪個?斷食、沖冷水、還是早點睡?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吧,蠻好奇大家會怎麼選的。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