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電子煙是什麼?吸入式營養補充的研究觀點與常見疑問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演算法一直推給我一些很酷的東西,就是那種長得像電子菸,但跟你說它吸的不是尼古丁,是「健康」、「能量」跟「維他命」的玩意。🤔

老實說,看起來真的很潮,設計得超美,文案寫得天花亂墜,什麼「吸入式幸福感」、「促進身心健康」。哇,光用想的,把傷身的Vaping變成養生,這點子簡直天才,對吧?但...你知道的,只要一個東西聽起來太美好,通常都有鬼。

所以,我花了點時間去挖了一下,這東西到底靠不靠譜。想直接聽結論?

先說結論:千萬別試。

對,我知道很掃興。但幾乎所有認真研究過的資料都指向同一個結果:吸維他命不但沒啥鳥用,而且還可能有風險。這不是「反正沒害處」那種東西,而是真的有潛在危險。下面我慢慢拆給你聽,為什麼這東西是個坑。

市面上的維他命電子菸,看起來真的很潮,但內容物就...嗯。
市面上的維他命電子菸,看起來真的很潮,但內容物就...嗯。

第一個大問題:你的肺,不是你的胃

這聽起來像廢話,但這就是整個概念最大的bug。我們的身體演化了幾百萬年,已經有一套超級成熟的系統來處理吃進來的食物。你知道的,就是從嘴巴進去,經過胃酸、小腸吸收,最後排出。維他命也是照這個規矩來的。

特別是幾種很龜毛的維他命,像是維他命A、D、E、K,它們是「脂溶性」的。意思就是,它們必須要在你的小腸裡,跟著你吃下去的油脂一起打包,才能被身體吸收。如果沒有脂肪當隊友,它們就只是路過,根本進不了你身體的系統。你用吸的?肺裡面可沒有脂肪陪它們玩啊。

而且喔,這種脂溶性維他命還有個麻煩,就是它們會存在你身體的脂肪裡。你如果一直補充、一直存,會中毒的!這叫「高維生素血症」,嚴重起來是會致命的。這就是為什麼你不會聽到有人叫你狂吃北極熊的肝臟,因為那裡面的維他命A多到可以送你好幾次急診。

廠商也知道這點,所以現在市面上的維他命棒,大部分都只敢放水溶性的維他命,像是維他命B群(特別是B12)或維他命C。因為水溶性的,吃多了身體會自己排掉,頂多就是讓你拉肚子或胃痛,比較不容易搞出人命。但就算這樣...問題還是沒解決。

第二個問題:可以吃的東西,不代表可以吸

你想想辣椒。吃麻辣鍋是不是很爽?但如果有人拿催淚瓦斯(主要成分就是辣椒素)往你臉上噴,你應該不會覺得很爽吧?😂

同樣的道理。維他命C,它的學名叫做「抗壞血酸」,對,它是一種酸。檸檬汁裡的酸味就是它。用喝的很好,但你試試看把檸檬汁霧化後吸進肺裡?光想就覺得喉嚨要燒起來了。之前甚至有實驗拿霧化的維他命C來幫人戒菸,就是利用那種刺鼻的感覺來模擬菸的「擊喉感」,你覺得這會是個愉快的體驗嗎?

更恐怖的還在後頭。記得剛剛說過很龜毛的維他命E嗎?幾年前美國爆發過一波大規模的電子菸相關肺損傷,醫學上給了它一個專有名詞叫 EVALI。後來美國CDC(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查了半天,發現元兇之一就是一種叫做「維他命E醋酸酯」的東西。很多黑市的產品會用它來當增稠劑,結果造成了超過五十人死亡,幾千人肺部永久性損傷。

健康的肺(左)與發生EVALI的肺(右)對比,這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健康的肺(左)與發生EVALI的肺(右)對比,這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還有一個最基本的物理問題:加熱。電子菸的原理就是用加熱線圈把液體霧化,溫度大概在攝氏200度上下。這溫度雖然比不上香菸,但足以把很多不耐熱的維他命,特別是維他命B群和維他命C,直接分解破壞掉。所以,就算你的菸彈裡真的裝了滿滿的維他命,等你吸進去的時候,可能早就變成一堆不知道是什麼的化學廢物了。

講到這裡,我們用個簡單的表格來比較一下,你就知道有多荒謬了。

比較項目 正常吃(食物或保健品) 用Vape吸入
吸收途徑 消化系統,一套用了幾百萬年的成熟流程。身體很懂。 呼吸系統。欸不是,肺是用來交換氣體的,不是用來吸收營養的吧?整個黑人問號。
吸收效率 很高,特別是跟著食物一起吃。身體知道怎麼處理。 極低,甚至趨近於零。脂溶性維他命沒脂肪根本動不了。
安全性 只要不亂吃超高劑量,基本上很安全。吃過頭身體會叫(拉肚子之類的)。 未知!霧化的化學物質、加熱後的產物、還有像維他命E醋酸酯這種已知的殺手...風險超高。⚠️
維他命完整性 除非你把食物煮到爛,不然大部分都還在。 悲劇。B群、C之類的,在電子菸的高溫下大概都陣亡了,吸進去的都是它們的「遺體」。
法規呢? 食品跟保健品有食藥署在管,至少有個譜。 在台灣,這超模糊。根據新的《菸害防制法》,電子菸是全面禁止的,更別說加味的了。所以你買到的...嗯,都是灰色地帶的水貨。

更根本的問題:你可能根本不缺維他命

好,就算我們退一萬步,假設未來科技超進步,發明了一種神奇的維他命電子菸,可以安全、有效地把維他命送到你體內。那又怎樣?

這就好像你車子的輪胎破了,但你卻一直在幫引擎換更貴的機油。問題根本沒解決啊!

說真的,在台灣這種地方,除非你有特殊的疾病、懷孕、或是非常偏食,否則大部分人根本不缺維他命。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精神不濟、體力很差,那通常是整個生活或飲食型態出了問題。那不是一顆綜合維他命,更不是吸幾口維他命蒸氣就能解決的。

一個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問題從來不只是「缺少維他命」,而是:

  • 缺少纖維:纖維是你腸道好菌的食物,它能幫你穩定血糖、增加飽足感。你吸不到纖維吧?
  • 血糖飆升:老是吃精緻澱粉和含糖飲料,讓你的血糖像坐雲霄飛車,長期下來胰島素會過勞,離糖尿病越來越近。
  • 熱量爆表:垃圾食物通常都伴隨著高熱量,這個...應該不用多解釋。

許多研究都顯示,對於一般健康的人來說,每天吃綜合維他命並不能降低心臟病、癌症的風險,也不能讓你活得更久。有時候,它甚至會給你一種「虛假的安全感」,覺得「反正我有吃維他命了,多吃一塊炸雞應該沒關係吧?」——這才是最可怕的。

說真的,好好吃一頓飯,得到的營養和滿足感,比任何「科技與狠活」都強。
說真的,好好吃一頓飯,得到的營養和滿足感,比任何「科技與狠活」都強。

所以,到底該怎麼辦?

我自己是覺得,我們常常被這種看起來很酷、很速效的解法給迷惑了。好像只要花點錢,買個新潮的酷東西,就能繞過那些麻煩但真正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真的擔心自己的健康,擔心維他命不夠,最好的方法,老實說,也很無聊:就是把你的飲食調整好。不用搞得很複雜,午餐多叫一份燙青菜、把含糖飲料換成水或無糖茶、一週選個幾天自己準備健康的晚餐。這些老生常談,才是真正有用的。

身體需要的是一個平衡,是各種營養素、礦物質、纖維、蛋白質的團隊合作。你只給它超高劑量的B12,卻不給它足夠的鐵,這根本沒用。這就像打籃球,你隊上有個超強得分後衛,但其他四個人都在場上睡覺,這場球還是贏不了。

總之,下次再看到這種「吸入式保健品」,笑笑看過就好。錢省下來,去買點好吃的原型食物,可能還比較實在。💪


聊聊吧!

你身邊有人在用這種「維他命棒」嗎?或者你有沒有看過什麼更扯、更讓你覺得「這真的會有人信?」的奇葩健康產品?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大家一起長長見識!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

  1. profile
    Guest 2025-05-18 Reply
    嗨!我對這篇文章的內容非常感興趣,特別是有關維生素補充的安全性和效果。如果能分享一些國際間的研究或資源,讓我們更深入了解這個議題,那就太好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