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長邊帶小孩邊跑馬拉松,也能享受運動與家庭的雙贏日常
- 起床10分鐘內先問家人今天想去哪,1週內輪流讓每個人選一次親子運動地點。
這樣全家都不會覺得誰老是被拉去不熟的地方,氣氛會比較好(1週內至少3次都能有人主動提議)
- 馬拉松訓練期固定每週安排2次短程陪跑,不超過30分鐘,讓小孩也能跟著參與。
小孩時間短,才不會跟著大人練到厭世;大人也能藉機調整配速(2週內小孩願意跟跑次數≥3次)
- 遇到氣溫低於10度時,跑前準備暖身動作至少8分鐘,並檢查每個人都有戴手套或耳罩。
冷天一疏忽,小孩容易感冒;多1層就多1分安心(當天回家都沒人喊手腳冰冷即可驗證)
- 每次參賽結束後48小時內,主動跟家人聊一次比賽心得,開放小孩提問5分鐘。
分享過程會更有參與感,也能鼓勵下次再一起出發(當週至少1人主動說想再參加)
發現初馬經驗與親子生活融合的跑步起點
下個月,我第一場馬拉松就要來了。Rock & Roll San Diego,已經25年欸,感覺很誇張。說真的我超級不喜歡在天氣熱的時候跑步,你知道那種整個身體都濕黏的感覺嗎?而且San Diego六月,本來腦子想的是肯定爆熱。可是那陣子跟紐約那邊Team-in-Training練習,他們一直很篤定地說:「不用怕,7點開跑,有雲層,不會太熱!」我就,也沒有多想,就信了啦。
還有啊,其實我蠻執著一定要完成一次馬拉松這件事,我一直拖到生完小孩才下定決心開始。應該算是,老三還是嬰兒那段時間吧,我就一邊顧小孩一邊摸索訓練怎麼安排。
照顧小孩那個狀態,很難抽時間參加團練,常常都是自己偷偷找空檔去跑,所以變成有很多重要的小技巧、建議都沒聽到。例如像大家都會喝Gatorade補電解質對吧?但…其實我一點都不喜歡那種味道,就直接選擇不喝。我根本當時沒意識到身體還需要那些營養。這邊我要講,千萬不要跟我一樣死腦筋,不管你多討厭某種飲料,只要是身體需要補充的東西還是得乖乖補進去,不然真的會吃苦頭喔!
還有啊,其實我蠻執著一定要完成一次馬拉松這件事,我一直拖到生完小孩才下定決心開始。應該算是,老三還是嬰兒那段時間吧,我就一邊顧小孩一邊摸索訓練怎麼安排。
照顧小孩那個狀態,很難抽時間參加團練,常常都是自己偷偷找空檔去跑,所以變成有很多重要的小技巧、建議都沒聽到。例如像大家都會喝Gatorade補電解質對吧?但…其實我一點都不喜歡那種味道,就直接選擇不喝。我根本當時沒意識到身體還需要那些營養。這邊我要講,千萬不要跟我一樣死腦筋,不管你多討厭某種飲料,只要是身體需要補充的東西還是得乖乖補進去,不然真的會吃苦頭喔!
學會調整補給和策略,如何克服馬拉松賽道挑戰
這邊我想一下喔,其實那次真的有點悲劇。你看,抽到那種一萬七千多號的起跑順序...唉,基本上就等於強迫你從超級後面出發啊。然後,四、五個人一堆的人一直在前面慢慢擋路,有人還走在一起聊天,就完全卡住啦。我能怎麼辦?只好亂鑽、跳上又下人行道,一直想著這不是在比馬拉松,是在玩什麼障礙越野,真的是很悶。
還沒完咧,那天加州公路一路都沒陰影,你懂嗎?太陽整個照滿頭,都沒有地方可以躲。我腦袋都空掉,只記得自己的身體晃來晃去,好不容易看到終點線,用4:06勉強拖進去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快要變成人乾了。不只是因為沒喝Gatorade啦,更慘的是...我是餵母奶的,那水分消耗根本雙倍折磨。跑完連喘氣都有點困難,全身快壞掉,其實應該早點像Team-in-Training那些人直接衝進醫療帳篷才對。
老實說,經過那一遭,本來內心信誓旦旦以為我絕對不會再去參加第二場馬拉松 - 不過問題來了啊,我其實在飛San Diego之前,就先把名額報好了,所以是逃也逃不掉。而且以前哪有什麼線上抽籤或報名系統?全都是靠運氣跟人工流程搞定,不像現在滑手機隨便一按就完成,差很多啦。
還沒完咧,那天加州公路一路都沒陰影,你懂嗎?太陽整個照滿頭,都沒有地方可以躲。我腦袋都空掉,只記得自己的身體晃來晃去,好不容易看到終點線,用4:06勉強拖進去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快要變成人乾了。不只是因為沒喝Gatorade啦,更慘的是...我是餵母奶的,那水分消耗根本雙倍折磨。跑完連喘氣都有點困難,全身快壞掉,其實應該早點像Team-in-Training那些人直接衝進醫療帳篷才對。
老實說,經過那一遭,本來內心信誓旦旦以為我絕對不會再去參加第二場馬拉松 - 不過問題來了啊,我其實在飛San Diego之前,就先把名額報好了,所以是逃也逃不掉。而且以前哪有什麼線上抽籤或報名系統?全都是靠運氣跟人工流程搞定,不像現在滑手機隨便一按就完成,差很多啦。

體驗紐約市馬拉松報名方式與Team in Training精神
如果你真的想去紐約市馬拉松,說真的,一早就得出現在Central Park排隊,你知道嗎,那時還冷得要命。最妙的是,我還特別帶了原子筆,因為 - 對!現場完全沒有什麼高科技東西,大家只是在那邊慢慢移動到前頭幾張很陽春的摺疊桌,有義工在等著給你一張紙本表格。沒錯,就是純手寫,把名字、電話什麼的一項一項填完,再交回去。然後就只能等消息,有點像以前學校抽獎的感覺。
對了,那次Team in Training的人也都一起來了。我就和他們裡面幾個聊得還不錯的夥伴一起報名,超扯,最後我們這群人真的被抽中欸!我自己有點傻眼。
然後接下來?Team in Training那邊超嗨,馬上就說“欸你又可以幫我們出賽啦!”可是老實講,如果第一次比賽之後你以為自己好像突然丟到什麼撒哈拉沙漠那種地獄現場,到底該不該直接放生這活動?其實沒有啊,也不是這麼可怕,只是心理會一直幻想很多情境而已。
最後五個月過去,我整個人就在Verrazano Bridge上了,是同一批起跑的那種,時間印象很深刻 - 10:50 AM,人都還有點恍神就跟著大家衝出去。當時站在橋上的畫面我真的是永遠記得,那感覺,應該一輩子都忘不了吧。
對了,那次Team in Training的人也都一起來了。我就和他們裡面幾個聊得還不錯的夥伴一起報名,超扯,最後我們這群人真的被抽中欸!我自己有點傻眼。
然後接下來?Team in Training那邊超嗨,馬上就說“欸你又可以幫我們出賽啦!”可是老實講,如果第一次比賽之後你以為自己好像突然丟到什麼撒哈拉沙漠那種地獄現場,到底該不該直接放生這活動?其實沒有啊,也不是這麼可怕,只是心理會一直幻想很多情境而已。
最後五個月過去,我整個人就在Verrazano Bridge上了,是同一批起跑的那種,時間印象很深刻 - 10:50 AM,人都還有點恍神就跟著大家衝出去。當時站在橋上的畫面我真的是永遠記得,那感覺,應該一輩子都忘不了吧。
感受紐約嚴寒中突破自我、刷新完賽成績秘訣
那天,真的很冷欸,而且風大到一個不行,我的帽子直接在馬路上就飛走了。我還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結果就是莫名其妙地加速衝過First Avenue,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覺得心情變超好,就這樣跑進Central Park。時間大概是3:42吧,有稍微穿得像樣一點啦。對了,其實我以前蠻怕Gatorade的,不知道哪根筋不對,但後來既然都喝了也沒啥好怕的。
唉,那就是轉折點啦,竟然開始愛上跑馬拉松,還把練習跟比賽當成那種...人生每段時期的小里程碑吧。Dublin 2001,那場是Team in Training辦的嘛;誰知道隔年又莫名其妙去了Dublin 2002。哈,有些事真的是你怎麼排計劃都沒用,世界要變,就是會亂七八糟。
講到經典畫面...我記得有一次要刷20英里的長課,同時還要帶最小的孩子去幼兒園新生家長說明會。超級典型的九月早晨啊,陽光很好、大家完全沒有戒心,就發生在那天禮拜二,一切看起來平靜極了。
那時手機不像現在黏人,都放包包裡。我們家長、小孩坐在教室裡根本不知道外面有什麼巨大的事情正在紐約、華盛頓發生,整個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唉,那就是轉折點啦,竟然開始愛上跑馬拉松,還把練習跟比賽當成那種...人生每段時期的小里程碑吧。Dublin 2001,那場是Team in Training辦的嘛;誰知道隔年又莫名其妙去了Dublin 2002。哈,有些事真的是你怎麼排計劃都沒用,世界要變,就是會亂七八糟。
講到經典畫面...我記得有一次要刷20英里的長課,同時還要帶最小的孩子去幼兒園新生家長說明會。超級典型的九月早晨啊,陽光很好、大家完全沒有戒心,就發生在那天禮拜二,一切看起來平靜極了。
那時手機不像現在黏人,都放包包裡。我們家長、小孩坐在教室裡根本不知道外面有什麼巨大的事情正在紐約、華盛頓發生,整個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反思重大歷史事件如何影響跑者家庭日常
走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街上,真的很怪的感覺。新生訓練剛結束,人整個鬆掉,原本只是想去找朋友,沒想到半路她突然衝過來找我。邊哭邊說發生什麼事。我腦袋完全打結,還反應不過來雙子星大樓真的消失了,結果嘴巴卻直接講:「我老公今天早上八點半在Windows on the World有早餐。」這句話出口那瞬間,其實什麼都不用多說,只要看到她眼神就懂了。
對了,再扯遠一點,這種三輪慢跑推車真的是天才發明 - 有避震器,那個推感跟一般娃娃車完全不是一回事。不管馬路凹凸,過減速帶、上下斜坡,都像浮著走。女兒每次躺上去就一路睡到家,一下推車眼睛睜開都不知道怎麼睡著的。我自己跑步時身體就只剩自動導航模式,大概就是想,如果等下回家電話沒有留言,我一定抓狂。
突然想到,我家那兩個大的超愛講笑話,總說媽媽其實是把推車直接撞進車庫然後飛奔去接電話,但真不是這樣好嗎,我絕對有先停穩啦。
對了,再扯遠一點,這種三輪慢跑推車真的是天才發明 - 有避震器,那個推感跟一般娃娃車完全不是一回事。不管馬路凹凸,過減速帶、上下斜坡,都像浮著走。女兒每次躺上去就一路睡到家,一下推車眼睛睜開都不知道怎麼睡著的。我自己跑步時身體就只剩自動導航模式,大概就是想,如果等下回家電話沒有留言,我一定抓狂。
突然想到,我家那兩個大的超愛講笑話,總說媽媽其實是把推車直接撞進車庫然後飛奔去接電話,但真不是這樣好嗎,我絕對有先停穩啦。
記錄9/11後參賽海軍陸戰隊馬拉松的特殊心情
那天的狀況是這樣,我把她抱到車上讓她睡,手煞車拉好才放心地進屋。沒兩下聽到答錄機那個熟悉的嗶,心裡其實已經有點亂。本來我老公應該去Windows on the World參加季度早餐會,那天臨時他們公司改到midtown開會,算很巧,不然行程一直都是一樣。可是你也知道嘛,早上家裡像戰場,一不注意小細節就全搞混。
之後的畫面就是 - 他送了四個Armani西裝、臉色蒼白又一身灰的大人過橋,把人安全帶到Queens,他才回家。門一打開第一句竟然問我:「你下個月還能飛都柏林嗎?」說真的我壓根沒思考這種事,那時候腦海就是電視不停閃爍跟滿世界「這到底怎麼可能」的感覺,每分每秒都像被卡在夢裡。
後來幾週,Team in Training直接幫我們決定好了 - 整隊行程換去D.C. 的Marine Corps Marathon。我其實也是因為這樣才踏在他們起跑線上。現場亂成一團,你想那是911以後新世界第一次大型馬拉松,到處都不確定,也沒有人真的敢說哪裡就一定安全。
頭頂直升機咻咻飛過、路邊武裝軍人巡邏穿插著志工發透明物品袋,但大家照舊大排長龍,有些人乾脆東西往灌木叢一丟懶得理會。而賽道上,全副迷彩又穿戰靴的Marines硬生生跑完26.2英里,有人甚至舉真旗一路從頭撐到終點;最旁邊就是五角大廈焦黑斷裂的輪廓 - 完全安靜,但比什麼哭喊都更重,就是失落和那些消失掉的人。
之後的畫面就是 - 他送了四個Armani西裝、臉色蒼白又一身灰的大人過橋,把人安全帶到Queens,他才回家。門一打開第一句竟然問我:「你下個月還能飛都柏林嗎?」說真的我壓根沒思考這種事,那時候腦海就是電視不停閃爍跟滿世界「這到底怎麼可能」的感覺,每分每秒都像被卡在夢裡。
後來幾週,Team in Training直接幫我們決定好了 - 整隊行程換去D.C. 的Marine Corps Marathon。我其實也是因為這樣才踏在他們起跑線上。現場亂成一團,你想那是911以後新世界第一次大型馬拉松,到處都不確定,也沒有人真的敢說哪裡就一定安全。
頭頂直升機咻咻飛過、路邊武裝軍人巡邏穿插著志工發透明物品袋,但大家照舊大排長龍,有些人乾脆東西往灌木叢一丟懶得理會。而賽道上,全副迷彩又穿戰靴的Marines硬生生跑完26.2英里,有人甚至舉真旗一路從頭撐到終點;最旁邊就是五角大廈焦黑斷裂的輪廓 - 完全安靜,但比什麼哭喊都更重,就是失落和那些消失掉的人。

探索多城世界馬拉松帶來的人生變化與熱情延續
嗯……其實有點難形容,當下真的很像電影裡那種畫面。那個陸戰隊員已經快到終點了,然後就直接跪下去,你可以感覺到現場氣氛突然變得超緊張。他的隊友在旁邊又喊又吼,大聲叫他一定要起來,其實我站在圍欄外都能聽見,會雞皮疙瘩的那種。他最後好像真的只剩下一口氣,就死撐硬是把旗子拖過了終點線。
這段記憶一直很強烈。也有時候會想,以後搞不好真的看不到全美國都那麼團結的愛國畫面吧,有點惋惜……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我幾乎每年都跑馬拉松。譬如說,那一年春天我選的是Boston,再隔年則飛去Dublin,2002年的事。
大概從那時候起,就開始特別挑各種很有特色的賽事跑。有Disney、Chicago、Nashville、Philadelphia這些,還有在Rocky小時候常混的街區穿過 - 沿途擴音器還放著Gonna Fly Now,就是那個Rocky主題曲,不知怎地心裡就會熱血(呃...每次想到畫面都有一種哭笑不得)。
更誇張的是後來連New York City Marathon我都連續三屆參加,因為剛好不用抽籤啊,那種感覺蠻爽的。我甚至還跑了Brooklyn、Central Park、Syracuse,然後Long Island居然十次以上…對我自己講真的都有點傻眼,但身體就是一直被吸引著往前。
可是不知道哪一天開始忽然停下腳步,好像也沒預告,也不是什麼刻意規劃。Syracuse最後一次是2016年秋天吧?剛好碰上總統大選開票夜。老實說,那一晚真的受挫得不行,非常低落。我壓根沒想到世界局勢原來可以讓我心情崩潰到這個程度,以前沒發現自己這麼脆弱。
回想起來,以前常以為自己每天的小確幸跟希望只是單純跑步或生活中的小樂趣,可原來真正支撐那些東西的大底,其實都是「覺得世界正在往好的方向走」;就是看到兒童貧困慢慢下降,人權逐漸受到重視,各種不同聲音開始浮出水面,你自然而然變樂觀。不過呢…居然有人靠著分化和自私,就直接翻轉所有價值,被推舉成領導者?整個信仰像碎了一樣。有些事本來以為天經地義,到頭來什麼都不一定是真的。
這段記憶一直很強烈。也有時候會想,以後搞不好真的看不到全美國都那麼團結的愛國畫面吧,有點惋惜……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我幾乎每年都跑馬拉松。譬如說,那一年春天我選的是Boston,再隔年則飛去Dublin,2002年的事。
大概從那時候起,就開始特別挑各種很有特色的賽事跑。有Disney、Chicago、Nashville、Philadelphia這些,還有在Rocky小時候常混的街區穿過 - 沿途擴音器還放著Gonna Fly Now,就是那個Rocky主題曲,不知怎地心裡就會熱血(呃...每次想到畫面都有一種哭笑不得)。
更誇張的是後來連New York City Marathon我都連續三屆參加,因為剛好不用抽籤啊,那種感覺蠻爽的。我甚至還跑了Brooklyn、Central Park、Syracuse,然後Long Island居然十次以上…對我自己講真的都有點傻眼,但身體就是一直被吸引著往前。
可是不知道哪一天開始忽然停下腳步,好像也沒預告,也不是什麼刻意規劃。Syracuse最後一次是2016年秋天吧?剛好碰上總統大選開票夜。老實說,那一晚真的受挫得不行,非常低落。我壓根沒想到世界局勢原來可以讓我心情崩潰到這個程度,以前沒發現自己這麼脆弱。
回想起來,以前常以為自己每天的小確幸跟希望只是單純跑步或生活中的小樂趣,可原來真正支撐那些東西的大底,其實都是「覺得世界正在往好的方向走」;就是看到兒童貧困慢慢下降,人權逐漸受到重視,各種不同聲音開始浮出水面,你自然而然變樂觀。不過呢…居然有人靠著分化和自私,就直接翻轉所有價值,被推舉成領導者?整個信仰像碎了一樣。有些事本來以為天經地義,到頭來什麼都不一定是真的。
分析2016美國總統大選對個人跑步動力的影響
我沒有停下來過耶,真的沒。跑步這件事,其實…講白一點,算是我目前唯一讓自己不會精神崩壞的方式。兩三年下來,那個起跑線好像一直有種無形吸力,每次都被拉回去。所以最近乾脆改衝半程馬拉松,不知道怎麼講,就是感覺比較輕鬆一點,訓練沒那麼折磨,恢復也快很多。
可是又說回來,那種馬拉松的感覺…嗯,很難完全擺脫。我有時候暫停長距離訓練,但還是超級想念那份長時間專注、腦袋放空只剩自己跟路的狀態。尤其是Six Star Medal啊,有時會突然又很熱血…所以2024我就帶女兒飛柏林,她人生第一次馬拉松。
柏林我們沒想太多,只想玩得開心,體驗為主。不過不知道怎麼回事,那個挑戰極限的念頭總是在腦袋旁邊碎碎唸,所以後來才決定要拼2025 London。對,我是真的很在意能不能跑出成績。所以整個冬天幾乎都用力練,中間還去布魯克林半馬刷了一個1:49。自以為差不多ready了啦。
結果你知道嗎?站到Greenwich Park起點,大晴天…汗直接冒出來。那瞬間就必須換個期待啦 - 特別是我平常靠著音樂配速,結果今天音樂APP竟然下載失敗。超扯。
就是…Ruh roh的等級(亂講但你懂)。因為真的很熱,有人倒在地上、有人直接抬走。我只能硬撐,不要暈倒活著到終點就好。19英里前就不得不和3:55配速兔掰掰,每個補給站都慢慢走、喝瘋狂多水,把瓶子全灌進嘴裡。有一次手軟連瓶蓋都轉不開,只能拜託志工幫忙。不敢再多拿水,怕後面三萬人在排隊,他們應該比我還渴吧?
忽然想到一件蠢事可以笑一下:最後四個打扮成Scooby Doo車子的傢伙從旁邊飆過,他們T恤背後剛好印著Ruh Roh…當下覺得現實比卡通更荒謬,好像應該笑一下,但真的是快虛脫了…。
可是又說回來,那種馬拉松的感覺…嗯,很難完全擺脫。我有時候暫停長距離訓練,但還是超級想念那份長時間專注、腦袋放空只剩自己跟路的狀態。尤其是Six Star Medal啊,有時會突然又很熱血…所以2024我就帶女兒飛柏林,她人生第一次馬拉松。
柏林我們沒想太多,只想玩得開心,體驗為主。不過不知道怎麼回事,那個挑戰極限的念頭總是在腦袋旁邊碎碎唸,所以後來才決定要拼2025 London。對,我是真的很在意能不能跑出成績。所以整個冬天幾乎都用力練,中間還去布魯克林半馬刷了一個1:49。自以為差不多ready了啦。
結果你知道嗎?站到Greenwich Park起點,大晴天…汗直接冒出來。那瞬間就必須換個期待啦 - 特別是我平常靠著音樂配速,結果今天音樂APP竟然下載失敗。超扯。
就是…Ruh roh的等級(亂講但你懂)。因為真的很熱,有人倒在地上、有人直接抬走。我只能硬撐,不要暈倒活著到終點就好。19英里前就不得不和3:55配速兔掰掰,每個補給站都慢慢走、喝瘋狂多水,把瓶子全灌進嘴裡。有一次手軟連瓶蓋都轉不開,只能拜託志工幫忙。不敢再多拿水,怕後面三萬人在排隊,他們應該比我還渴吧?
忽然想到一件蠢事可以笑一下:最後四個打扮成Scooby Doo車子的傢伙從旁邊飆過,他們T恤背後剛好印著Ruh Roh…當下覺得現實比卡通更荒謬,好像應該笑一下,但真的是快虛脫了…。

決定重新挑戰海外大滿貫,培養親子陪跑默契
我其實跟史酷比一起長大,現在連我的小孩也愛看,然後…最近居然連史酷比開始笑我。超無言。有時腦子裡真的會突然出現一些怪畫面 - 像是,如果我鞋子下面裝輪子,他們多久才發現車後面多了一個人?嗯,但不可能啦。那四個抬Mystery Machine的壯漢如果都能超過我,那就讓他們贏好了,見鬼,我還是用自己的腿走比較踏實。
說真的,我對這種走走跑跑的事,一直沒什麼熱情。但偏偏,就是靠著慢慢拖、偶爾衝一下,才能把力氣省到最後一刻。我記得快到26英里時,有個倒楣蛋突然仆街,我還差點踩到他,只好側身繞過去。
然後剛好家人就在前面等我,那觀眾區超級吵 - 有人狂喊我的名字加油。遠遠彎道那邊可以看到白金漢宮的屋頂,就只剩下最後那一段而已,猶豫個屁啊,就直接拼到底了。
你說成績4:29:01會失落嗎?而且四個扛著大車的大哥真的比我早一步到終點?唉,是啊……其實好像,也沒有很難過。我沒昏倒、自己踩線進終點。而且重要的是 - 倫敦馬拉松,我真的跑完了欸!
說真的,我對這種走走跑跑的事,一直沒什麼熱情。但偏偏,就是靠著慢慢拖、偶爾衝一下,才能把力氣省到最後一刻。我記得快到26英里時,有個倒楣蛋突然仆街,我還差點踩到他,只好側身繞過去。
然後剛好家人就在前面等我,那觀眾區超級吵 - 有人狂喊我的名字加油。遠遠彎道那邊可以看到白金漢宮的屋頂,就只剩下最後那一段而已,猶豫個屁啊,就直接拼到底了。
你說成績4:29:01會失落嗎?而且四個扛著大車的大哥真的比我早一步到終點?唉,是啊……其實好像,也沒有很難過。我沒昏倒、自己踩線進終點。而且重要的是 - 倫敦馬拉松,我真的跑完了欸!
跨越倫敦酷熱賽道考驗,激發持續追逐下個終點
一大早整條路都是人,每次有人認出我就在那邊大喊,還有人隔著人群大聲加油,現場熱度根本爆表。老實講,連天氣都像特別安排好的一樣好,如果你不是在跑步,純粹站陰涼處喝冰的,真的有點太爽了吧。
但話說回來,我一點也不後悔去跑這場。這根本是一份禮物,不誇張。跟San Diego那次完全不同啊,我現在甚至開始覺得,下次要不要來場超冷的馬拉松也行?還開始偷想,要不要趁機挑戰Tokyo,看自己能不能再拚一次完賽的爽感。
說真的,每一場馬拉松都像開盲盒,每一次都有自己的怪脾氣跟故事,有些事情你就算腦袋再怎麼轉,也沒辦法預料。有時候世界真的像在著火一樣,不論是現實發生什麼事,還是自己心裡在燒,可是 - 這些已經動搖不了我啦。我跑了二十五年欸,你說這個執著,誰搶得走。運動快樂,就是全部啦,就是活著的感覺。
但話說回來,我一點也不後悔去跑這場。這根本是一份禮物,不誇張。跟San Diego那次完全不同啊,我現在甚至開始覺得,下次要不要來場超冷的馬拉松也行?還開始偷想,要不要趁機挑戰Tokyo,看自己能不能再拚一次完賽的爽感。
說真的,每一場馬拉松都像開盲盒,每一次都有自己的怪脾氣跟故事,有些事情你就算腦袋再怎麼轉,也沒辦法預料。有時候世界真的像在著火一樣,不論是現實發生什麼事,還是自己心裡在燒,可是 - 這些已經動搖不了我啦。我跑了二十五年欸,你說這個執著,誰搶得走。運動快樂,就是全部啦,就是活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