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豬的器官在人體內高效運作嗎?這是一家用基因改造解決器官短缺的故事
你能想像一頭豬的器官在人體裡發揮作用嗎?這件事,說起來還真有點不可思議。大約十年前左右,有家公司在美國劍橋附近成立了,名字叫做Egenesis。他們一直在嘗試一種有點突破傳統的方法——希望透過基因修改,把其他動物(目前主要是豬)的器官調整成可以讓人接受的模樣。這想法聽起來新奇,但其實也是因為現實裡等著換器官的人很多,遠遠超過醫院能提供的數量。有些報導提到,全球各地加起來,大致上會有好幾萬甚至更多人在名單上排隊,希望哪天輪得到自己。
至於為什麼會短缺,其實大家討論過不少原因。首先,捐贈者本身就不多,而且配對困難。有時候就算家屬同意捐出,也未必適合受贈者用。據說光是美國,每年都會看到不少患者因為等不到而錯失機會,不確定是不是每個地方情形都差不多。不只是腎臟或心臟,肝臟、肺那些也常聽見需求很大,但供應真的有限。Egenesis現在聚焦在豬的基因工程,希望將來某一天能緩解這種狀況。不過這領域變化快,新進展時常冒出來,有沒有辦法真正做到還需要時間觀察吧。
圖像看起來蠻吸引人的,是不是科技感和夢想感都有點混雜,很難說哪一步才算真的成功,只能說他們還在努力中。
至於為什麼會短缺,其實大家討論過不少原因。首先,捐贈者本身就不多,而且配對困難。有時候就算家屬同意捐出,也未必適合受贈者用。據說光是美國,每年都會看到不少患者因為等不到而錯失機會,不確定是不是每個地方情形都差不多。不只是腎臟或心臟,肝臟、肺那些也常聽見需求很大,但供應真的有限。Egenesis現在聚焦在豬的基因工程,希望將來某一天能緩解這種狀況。不過這領域變化快,新進展時常冒出來,有沒有辦法真正做到還需要時間觀察吧。
圖像看起來蠻吸引人的,是不是科技感和夢想感都有點混雜,很難說哪一步才算真的成功,只能說他們還在努力中。
為什麼全球移植器官永遠不夠用?從慢性病到老化人口的殘酷現實
這幾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慢性病變多了,還是大家都活得比較久,總之對器官移植的需求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有些人說醫療技術更進步,好像讓成功率提升不少,可是相對來看,那些願意捐贈器官的人數卻沒有一起跟上。有時候,捐贈者本身的健康狀況就不太理想——年紀大了或是原本就有某些病症,所以能用的器官說多不多。
其實每年做移植手術的人數雖然比以前多了一點,但等在那份清單上的人卻增加得更快。有時候,一些本來能救人的器官也只能被丟棄,因為條件沒達到標準。真正急著等腎臟的人最多,可能和糖尿病、高血壓這類毛病變常見有關吧。肝臟、心臟也有人排隊,不過好像比例沒那麼高。
聽說在美國,每天都有將近一、二十個人在等待移植時離開人世,有些數字浮動,但大致上狀況就是這樣——很多事,好像不是努力就一定追得上需求的速度。
其實每年做移植手術的人數雖然比以前多了一點,但等在那份清單上的人卻增加得更快。有時候,一些本來能救人的器官也只能被丟棄,因為條件沒達到標準。真正急著等腎臟的人最多,可能和糖尿病、高血壓這類毛病變常見有關吧。肝臟、心臟也有人排隊,不過好像比例沒那麼高。
聽說在美國,每天都有將近一、二十個人在等待移植時離開人世,有些數字浮動,但大致上狀況就是這樣——很多事,好像不是努力就一定追得上需求的速度。
Comparison Table:
主題 | 內容 |
---|---|
器官移植挑戰 | 器官相容性與病毒風險 |
eGenesis公司 | 專注於基因編輯技術以改善豬的器官適合性 |
EGEN平台功能 | 基因編輯及病毒失效處理 |
gRNA和Cas9角色 | 引導精確剪切DNA以去除病毒基因片段 |
多重基因剪修優勢 | 同時編輯多個基因,加快進程,減少排斥反應 |

每天20人在等待中死亡!美國器官移植等候名單背後的驚人數字
器官捐贈這件事情,說起來好像一直都有點緊張。病人等著用到合適器官的時間,有時候拉得很長,甚至有人覺得這樣下去,人類器官來源大概怎麼努力都無法完全滿足需求吧。要怎麼辦?曾經有人討論過各種方式,但有個叫異種移植的方法,慢慢被一些研究者認為可能對解決器官短缺有些幫助。
所謂異種移植,好像是把豬的(也有其他動物,不過豬比較常見)某些組織、細胞,甚至整個臟器給放進另一個物種身上——最常被提到的就是豬和人之間。有的人說,因為豬的心臟還有其他臟器跟人的大小差不多,用起來理論上比較方便。不過這裡頭挑戰一堆:像是排斥反應、傳染風險什麼的,到現在都還沒完全克服,看報導專家討論也挺分歧。雖然說真的,如果能多出這條路讓那些苦等許久的人多一點選擇,也不失為解決問題的一環啦,只是成效如何還得繼續觀察。
總歸一句,就是目前光靠人類自願捐贈,很難在短時間內追上龐大的需求量,所以才會有人開始思考,要不要從其他生物那邊找機會。這事兒發展得快不快,其實大家意見也不是很一致,有些地方推進比較積極,可是安全性、倫理問題還是不太容易一次講清楚。
所謂異種移植,好像是把豬的(也有其他動物,不過豬比較常見)某些組織、細胞,甚至整個臟器給放進另一個物種身上——最常被提到的就是豬和人之間。有的人說,因為豬的心臟還有其他臟器跟人的大小差不多,用起來理論上比較方便。不過這裡頭挑戰一堆:像是排斥反應、傳染風險什麼的,到現在都還沒完全克服,看報導專家討論也挺分歧。雖然說真的,如果能多出這條路讓那些苦等許久的人多一點選擇,也不失為解決問題的一環啦,只是成效如何還得繼續觀察。
總歸一句,就是目前光靠人類自願捐贈,很難在短時間內追上龐大的需求量,所以才會有人開始思考,要不要從其他生物那邊找機會。這事兒發展得快不快,其實大家意見也不是很一致,有些地方推進比較積極,可是安全性、倫理問題還是不太容易一次講清楚。
當人類器官不夠時,科學家為什麼把希望放在豬身上?
說到人體移植手術,免疫系統有時候會把新來的器官誤當成「不速之客」,這種情況下,好像有人曾經形容過,將近一半的人都會面臨免疫排斥的困擾。其實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是為了對抗外來細菌或病毒設計的,所以一旦有個陌生器官出現,防禦機制就容易被啟動。
這時候,不只是單純地攻擊而已,有一些分子也會被釋放出來,這些東西可能讓組織變得紅腫熱痛——大概就是發炎啦。有些人提過,補體系統在裡頭也扮演一定角色,它們產生的蛋白質好像會加重那個部位的不適感。不過講真的,補體和凝血兩個系統彼此還有點牽連,有些研究說它們互相影響,如果某一邊活化了,另一邊可能也跟著出狀況。
最後,有些病例裡凝血功能會變差,本來應該能把傷口堵住、形成保護的小膠狀結塊,但偶爾卻沒辦法如預期發揮作用。整體看起來,每一環節之間都互相糾纏,也許很難說清楚誰先誰後,只知道排斥反應似乎是移植領域裡一直存在的一道不算小的門檻。
這時候,不只是單純地攻擊而已,有一些分子也會被釋放出來,這些東西可能讓組織變得紅腫熱痛——大概就是發炎啦。有些人提過,補體系統在裡頭也扮演一定角色,它們產生的蛋白質好像會加重那個部位的不適感。不過講真的,補體和凝血兩個系統彼此還有點牽連,有些研究說它們互相影響,如果某一邊活化了,另一邊可能也跟著出狀況。
最後,有些病例裡凝血功能會變差,本來應該能把傷口堵住、形成保護的小膠狀結塊,但偶爾卻沒辦法如預期發揮作用。整體看起來,每一環節之間都互相糾纏,也許很難說清楚誰先誰後,只知道排斥反應似乎是移植領域裡一直存在的一道不算小的門檻。

移植豬器官的最大難關:你的免疫系統會把它當成敵人攻擊
有時候,血塊如果跑錯地方,好像就會堵住血管,結果氧氣帶不進去,那些重要器官可能就出問題。這種情況下,聽說器官甚至會慢慢變得不好用。
還有人在討論,豬的器官裡面其實有些病毒,大約像豬巨細胞病毒那類吧。雖然豬自己沒什麼感覺,可一旦跑到人體裡,好像偶爾會引起各式感染。好像也不是每次都會發生,只是有這樣的顧慮存在。
講到器官排斥,其實有的人剛移植完幾個小時內就發作,不過也有人是拖很久才出現問題。那種叫「慢性細胞介導型排斥」,好像是身體花了將近幾年、甚至更長時間,一點一滴讓新的器官功能變差。有時候根本察覺不到,只是過了一陣子才發現不太對勁。
這些挑戰大概目前還沒辦法完全解決,所以大家都還在想辦法,看是不是能降低風險。
還有人在討論,豬的器官裡面其實有些病毒,大約像豬巨細胞病毒那類吧。雖然豬自己沒什麼感覺,可一旦跑到人體裡,好像偶爾會引起各式感染。好像也不是每次都會發生,只是有這樣的顧慮存在。
講到器官排斥,其實有的人剛移植完幾個小時內就發作,不過也有人是拖很久才出現問題。那種叫「慢性細胞介導型排斥」,好像是身體花了將近幾年、甚至更長時間,一點一滴讓新的器官功能變差。有時候根本察覺不到,只是過了一陣子才發現不太對勁。
這些挑戰大概目前還沒辦法完全解決,所以大家都還在想辦法,看是不是能降低風險。
那些藏在豬DNA裡的致命病毒,可能讓移植手術功虧一簣
說到器官移植,總會碰上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難,聽說eGenesis這家公司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他們手頭上有一套叫EGEN的平台,據說是專門拿來處理豬的基因,讓那些動物的器官盡量貼近人類需求。好像過去就有人擔心豬體內隱藏著一些病毒會跑到人體裡,雖然實際影響怎麼樣還有人討論,但確實蠻多人在意。
其實豬本身的基因資料,就是那種一大堆資訊混在一起的藍圖,好像早就攜帶著各式各樣病毒片段。有時候如果不小心,這些東西真的可能對人體造成負擔。eGenesis的方法呢,大致上是先把那些病毒變成失效狀態。他們用的是一種現在算普遍但技術還在發展中的「基因編輯」方法。簡單來講,就是找到和目標病毒很像的一段RNA(通常叫gRNA),然後引導編輯工具去剪掉或停用該部分DNA。
他們好像也不是第一次做這件事,但每次調整都得花不少時間,有時候進度快,有時候又稍微卡住。雖然目前距離理想狀態還有點路要走,不過持續嘗試應該多少能改善器官相容性的問題吧。當然啦,要說完全安全或者絕對有效,那倒不敢保證,只能說目前看到一些進展。如果以後有新的突破,也許某天真的可以幫助更多等待移植的人,但現階段還需要再觀察一陣子才知道效果如何。
其實豬本身的基因資料,就是那種一大堆資訊混在一起的藍圖,好像早就攜帶著各式各樣病毒片段。有時候如果不小心,這些東西真的可能對人體造成負擔。eGenesis的方法呢,大致上是先把那些病毒變成失效狀態。他們用的是一種現在算普遍但技術還在發展中的「基因編輯」方法。簡單來講,就是找到和目標病毒很像的一段RNA(通常叫gRNA),然後引導編輯工具去剪掉或停用該部分DNA。
他們好像也不是第一次做這件事,但每次調整都得花不少時間,有時候進度快,有時候又稍微卡住。雖然目前距離理想狀態還有點路要走,不過持續嘗試應該多少能改善器官相容性的問題吧。當然啦,要說完全安全或者絕對有效,那倒不敢保證,只能說目前看到一些進展。如果以後有新的突破,也許某天真的可以幫助更多等待移植的人,但現階段還需要再觀察一陣子才知道效果如何。

基因剪刀出動!科學家如何用CRISPR關閉豬的逆轉錄病毒
有時候,人們會聽到關於gRNA和Cas9這些名字,其實它們就是某種生物技術裡蠻常出現的角色。像gRNA,差不多可以說是個帶路的工具,它會引導那個叫做Cas9的酶,到了一個很特定的位置——大約是那些被懷疑跟逆轉錄病毒相關的基因片段吧。然後,好像Cas9會在那裡動手,把DNA切開一刀。
接下來嘛,細胞本身有自己修復DNA的小機制,雖然大家都覺得這套系統還算可靠,不過,有不少案例顯示修補的時候其實也挺容易出點小狀況。有的人認為,大概將近一半或更多時候,那個修復並不是完全正確——偶爾就會出現一些小失誤。這些錯誤通常會讓原本的逆轉錄病毒基因沒辦法再正常運作,有時甚至直接把它給「關閉」了。
當然啦,這整件事細節很多,也許在不同條件下結果就不太一樣。不過如果要簡單描述,大致上就是:用gRNA找位置、Cas9去剪、細胞自己想辦法補回去,只是補得好不好看運氣,有些情境下反而讓那些病毒相關基因失去了原本功能。
接下來嘛,細胞本身有自己修復DNA的小機制,雖然大家都覺得這套系統還算可靠,不過,有不少案例顯示修補的時候其實也挺容易出點小狀況。有的人認為,大概將近一半或更多時候,那個修復並不是完全正確——偶爾就會出現一些小失誤。這些錯誤通常會讓原本的逆轉錄病毒基因沒辦法再正常運作,有時甚至直接把它給「關閉」了。
當然啦,這整件事細節很多,也許在不同條件下結果就不太一樣。不過如果要簡單描述,大致上就是:用gRNA找位置、Cas9去剪、細胞自己想辦法補回去,只是補得好不好看運氣,有些情境下反而讓那些病毒相關基因失去了原本功能。
一次編輯62處基因!多點基因編輯技術如何打造「人體相容」豬器官
就算細胞裡頭還留著那些逆轉錄病毒的基因,也不太容易再怎麼活躍、繁殖或是造成什麼感染。這部分處理完,大概才輪到後面比較複雜的基因編輯——有人會叫它「多重基因剪修」,反正意思就是一次在豬的細胞裡面動好幾個地方,而不是一個一個慢慢改。這種做法讓事情變得快很多,不像以前那樣拖拖拉拉。
他們通常會先把幾種可能讓器官馬上被人類免疫系統攻擊的蛋白質相關基因給關掉,避免移植後出現那種急性排斥反應。不過說實在,有時候這些編輯還沒那麼穩定,聽說有時候要修修改改好幾次才比較理想。另外,有些科學家會試著把人的基因加進去豬的染色體裡,主要是想調節一下免疫跟發炎反應,希望能讓器官和人體更協調一點。
說到這個插入人類基因的方法,好像也有一套比較精準的技術,被稱作「精確遺傳整合」吧?大致意思就是,他們可以比較可控地去增加或改造特定片段,減少出錯機率。但這套流程其實還沒完全固定下來,每家團隊用的細節差異不少,有些步驟甚至感覺還在摸索階段。
他們通常會先把幾種可能讓器官馬上被人類免疫系統攻擊的蛋白質相關基因給關掉,避免移植後出現那種急性排斥反應。不過說實在,有時候這些編輯還沒那麼穩定,聽說有時候要修修改改好幾次才比較理想。另外,有些科學家會試著把人的基因加進去豬的染色體裡,主要是想調節一下免疫跟發炎反應,希望能讓器官和人體更協調一點。
說到這個插入人類基因的方法,好像也有一套比較精準的技術,被稱作「精確遺傳整合」吧?大致意思就是,他們可以比較可控地去增加或改造特定片段,減少出錯機率。但這套流程其實還沒完全固定下來,每家團隊用的細節差異不少,有些步驟甚至感覺還在摸索階段。

歷史性突破!2024年首例基因改造豬腎臟移植人體成功
通常在基因這塊,科學家都蠻重視不要影響到原本那些重要的功能,好像得小心翼翼才行。大致上流程就是這樣,先做完一連串調整,然後會再回到實驗室裡面確認有沒有出現什麼奇怪的變化。聽說後續還會有一些地方專門去生產那種改過的捐贈器官,主要是考慮到安全吧。
差不多到了今年春天,有一件事好像被大家討論不少。一位年紀大約六十幾歲、已經腎臟狀況很嚴重的男性接受了來自豬隻、經過某些基因工程處理的腎臟移植。當時大家都還蠻關注結果怎麼樣——目前看起來手術算順利,而且那位患者恢復情形也還可以。不過細節總是很多,就算醫療科技進步得挺快,也不是每一步都能馬上下定論。
科學和技術嘛,就是慢慢累積各種嘗試。有時候失敗,有時候意外,但確實讓不少人生活產生了一些新的可能性。未來會怎樣,也許還要等觀察一陣子。
差不多到了今年春天,有一件事好像被大家討論不少。一位年紀大約六十幾歲、已經腎臟狀況很嚴重的男性接受了來自豬隻、經過某些基因工程處理的腎臟移植。當時大家都還蠻關注結果怎麼樣——目前看起來手術算順利,而且那位患者恢復情形也還可以。不過細節總是很多,就算醫療科技進步得挺快,也不是每一步都能馬上下定論。
科學和技術嘛,就是慢慢累積各種嘗試。有時候失敗,有時候意外,但確實讓不少人生活產生了一些新的可能性。未來會怎樣,也許還要等觀察一陣子。
想了解更多?這些研究論文和連結能帶你深入異種移植的世界
謝謝你能看到這裡。其實,若有人還想多瞭解點內容,也許可以晃去 Egenesis 那個官方網站看看,說不定會有一些新東西冒出來。然後啊,好像在 Nature Communication 上面,曾經發表過一篇跟腎臟異種移植相關的論文,標題長得有點複雜,大致是「臨床與分子層面的對照揭示了生命維持型腎臟異種移植中某些生理路徑的活性」,感覺內容蠻細緻,不過讀起來可能要花上一段時間。另外,其實還有另一篇差不多時期的文章,好像也是那本期刊吧,主要是在談一種人源化豬隻供體設計及測試,那部分資料雖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深究,但對於特定領域的人來講也許會有幫助。
至於如果想知道 Dr. Ayushi Bamania 平常都關注什麼話題,她自己好像有寫 Medium 專欄,有機會可以去翻翻看。又或者,有人在用 Substack 的話,她那邊也開了一個專欄,名字大概叫「How They Began」什麼的,不太確定是不是每一期都更新得很快。不過如果只是偶爾追蹤,也沒什麼壓力啦。
至於如果想知道 Dr. Ayushi Bamania 平常都關注什麼話題,她自己好像有寫 Medium 專欄,有機會可以去翻翻看。又或者,有人在用 Substack 的話,她那邊也開了一個專欄,名字大概叫「How They Began」什麼的,不太確定是不是每一期都更新得很快。不過如果只是偶爾追蹤,也沒什麼壓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