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迷思改變飲食 脂肪與蛋白質取代低脂減重法

馬上可以做的事 - 立即優化減脂飲食結構,提升代謝與飽足感

  1. 每餐主動加入高蛋白食材,佔總熱量約30%,如雞胸肉、豆腐、魚

    有助提升基礎代謝率,長期維持肌肉量並延緩復胖機率

  2. 連續7天記錄每日碳水攝取量,不超過總熱量的40%

    有效降低胰島素波動,有助控制體脂肪累積速度

  3. 每次進餐前先喝300ml白開水

    增加飽足感,自然減少多餘熱量攝取

  4. 每週至少檢查一次用油種類,優先選橄欖油或酪梨油,不碰精製種子油

    可減少發炎與健康風險,有利身體燃燒脂肪效率

  5. 不追求極低脂飲食,每日保留10~15%總熱量來自好脂肪來源

    避免荷爾蒙失衡,也能維持長時間飽足感

那時我把牛排和蛋黃都當敵人

# 脂肪不會讓你發胖——但這個東西會(而你很可能正在吃)

### 我意識到脂肪並非敵人的那一刻

其實我從小就像被下了咒一樣,對於所有叫得出名字的脂肪都心存戒心。不是說身上那些肉啦,雖然也不是沒煩惱過自己的腰圍——嗯,我承認偶爾還是會在鏡子前嘆氣。但我指的是餐盤裡那種閃著油光的東西。奶油、培根、雞蛋、紅肉……這些食物我曾經避之唯恐不及。

我們一直被灌輸:「吃脂肪就會變胖啊!要健康就要清淡。」這句話聽起來多有道理,可是到底誰最早說的?突然想到小時候鄰居阿姨也是這麼教我的,欸,但她自己明明每天下午都偷吃花生糖。

所以我就乖乖跟著潮流走,每次超市選購時,總是手伸向低脂、低膽固醇產品。有一次在麵包區猶豫半天,到底該拿人造奶油還是不要抹任何東西?最後還是妥協選了人造奶油。講真的,雞蛋黃只要出現在早餐桌上,我幾乎反射性地把它撥到一旁丟掉,有點浪費但又覺得「應該比較健康」吧?

餐廳裡如果看到牛排,我每次都硬生生忍住,把眼神移開直接改點沙拉。其實也不是特別愛吃沙拉,就是覺得「應該」嘛,好像必須聽話才行。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結果飲食習慣越偏向「健康」,體重卻反而越來越失控,唉,有點諷刺就是了。

低脂生活下的困惑與沉重

而且啊,最近真的越來越昏沉。腦袋像塞了棉花一樣遲緩,說不清到底哪裡出了問題。食慾嘛,也變得亂七八糟,每天都像有什麼東西壓在身上,喘不過氣來。嗯,好吧,有時我會突然想,是不是自己太沒用?是不是該更自律?人家都說意志力很重要,我卻總是在半夜打開冰箱。

然後我就開始懷疑——難道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註定要發胖、心理也跟著糟糕起來?可是,不對啊。我明明照著大家口中的「正確」方法努力過,就連早餐都算過卡路里,結果反而搞得更糟,好像生病了一樣。有時候會走神想到小時候吃飯沒那麼複雜,轉念又覺得現在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現代的飲食方式常常讓人不舒服?嗯,有時候我真的搞不懂,大家不是應該越來越健康嗎?欸…還是只有我自己覺得怪怪的。不管怎樣,如果能找到改善的方法就好了,不然每天都這樣渾渾噩噩,很難受耶。

其實最麻煩的根源在哪裡呢?導致肥胖的那個關鍵,其實說穿了也沒多玄妙。有些人一直盯著脂肪看,但事實上讓我困擾的根本不是那些油,而是碳水化合物。這句話一講出來感覺有點危言聳聽,可是真的就是這樣啦。

低脂生活下的困惑與沉重

卡路里不是關鍵,代謝才是主角?

唉,大家一直把【穀物。】【糖類。】【種子油。】當作什麼健康聖品,不曉得是誰開始推的?我新陳代謝就這樣被搞亂,真的有點無奈耶。它們會讓胰島素水準居高不下,其實身體就變成了永遠在儲存脂肪的那個狀態,好像怎麼動都沒用。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我們根本誤會了「脂肪」這件事?嗯,也許罪魁禍首根本不是它。

其實,每次吃進碳水化合物,身體馬上就分泌一波胰島素,把葡萄糖全都趕到細胞裡。不過,有時候聊到新陳代謝,大家總愛說些理論,但到底誰能講清楚,到底是什麼主宰著脂肪的消長(反正肯定不只是熱量啦)?老實說,這整套運作機制未必一定壞,就像偶爾迷路也還好。但如果一天到晚、從早吃到晚都是碳水化合物,而且那些還偏偏是加工過、精製過的食品——欸,我現在突然想到昨天才又偷吃了一塊蛋糕——好啦拉回來,就是胰島素容易一路高掛。

然後你看,有些研究觀察發現,一旦胰島素升高,你的身體幾乎燃燒不了什麼脂肪。我每次想到這裡都忍不住皺眉,不太甘心欸。所以,那些注意事項嘛,其實大概也就是提醒自己別再傻傻信某些標榜健康的東西吧,大致如此。

碳水、種子油——健康殺手原來藏這裡

它好像就是無法把自己的脂肪拿來燒,怎麼講……就是一種很詭異的卡住感。明明你一天只吃菠菜、雞胸肉,嗯,有時還自以為健康到不行,可激素就像在暗地裡跟你作對——逼你的身體硬是維持那個「我就是要存脂」的模式。有點絕望,對吧?我還記得有陣子自己會瘋狂攝取三倍所需熱量,只是想撐著清醒點,不然真的什麼都做不了。

話說回來,其實當初我是真的相信食物金字塔(誰不是呢),結果卻變成莫名其妙胖起來,再加上情緒低落、身體狀態糟透了。那幾年真是讓人提不起勁,嗯,每天醒著卻總覺得自己無所適從。唉,我一直認為問題出在我自己,要嘛吃太多,要嘛懶;但每次細想,其實也不是這樣,是那些看似「正確」的飲食,把我的身體推進一個不斷儲存脂肪的死胡同。我又忍不住開始怪自己,到底是哪裡出了差錯,可,好吧,有時真的說不上理由,只剩下自責繞圈圈。

碳水、種子油——健康殺手原來藏這裡

胰島素升高怎麼讓你持續變胖

**讓我變胖的食物——以及那些改變我生命的食物**

## 那一天,我不再害怕脂肪
老實說,從小到大,大家都在你耳邊念那一套「油就是壞」的理論,要徹底卸下這些觀念真的不是三言兩語能辦到。嗯,有時候我覺得自己連想要嘗試都會被良心譴責。那種感覺,怎麼講呢?就像是全世界盯著你吃下一口奶油煎牛排,結果整個腦子突然跳出:「天啊,我在犯罪嗎?」對,就是有點誇張,但也只有當事人才懂啦。

其實剛開始真的很掙扎。我還記得第一次膽敢把蛋黃丟進早餐碗裡時,一邊攪拌一邊內心打鼓——好吧,好像有點太戲劇化,不過,誰叫以前營養課本都是教我們「只准吃蛋白」?總之,那個瞬間彷彿違抗規則,大概吧,也許只是心理作用。不過後來,我還是真的走上了生酮飲食這條路,再者,有陣子甚至轉向肉食飲食。奇怪的是,好多事情跟著發生改變了……欸,其實現在回頭看,那段歷程挺荒謬。

> **大部分人為何無法堅持生酮——以及我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方法**

別說什麼人生哲學,有時候就是單純受不了甜的誘惑嘛。我停掉糖類攝取,那種失落感其實超難受。有幾次差點破戒去買巧克力蛋糕(唉,人性如此)。但就硬撐過來了,不知道算不算意志力發作?

> **我戒掉糖一年——一些少有人提到的經歷**

植物類食品我也說掰掰了。有段時間連最喜歡的小松菜也忍痛隔離在外,只剩下肉和脂肪能陪伴自己。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瘋了,可是慢慢地,我真的沒那麼怕脂肪了耶。回頭想想,其實根本不用一直嚇唬自己啦……啊對,本來是在講飲食習慣吧?又岔題惹。但這樣也好,就讓故事亂七八糟地繼續吧。

開始吃肥肉,卻覺得像做壞事一樣

體重,開始減輕了。說起來也沒什麼驚天動地的感覺,就是某天突然發現褲子好像鬆了一點。然後,腦子裡那種亂七八糟的混沌感,嗯——稍微有改善。怎麼講呢?焦慮沒有以前那麼兇猛,好像心頭壓著的大石被人悄悄挪開一點。可是其實我還是會莫名分心,比如現在這樣又想到了小時候第一次吃肋眼牛排,那個味道真讓人懷念。不過話題還是要拉回來。

對食物的渴望啊,也少了很多,有時甚至忘記自己該吃飯了。有些人會說他們好像不再跟自己的身體作戰,不用一直忍受飢餓,就……很奇妙。我並不覺得餓,真的。有時候一天就這樣過去,只想喝口骨湯暖暖胃而已。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但至少目前為止,沒有哪天特別想狂嗑甜食或零嘴。說到這裡,其實我根本沒認真記錄每天到底塞進多少肉、蛋或牛肝,大概吧,是因為懶。

至於運動嘛,我完全沒試過一天做兩次有氧運動(誰會有那閒情逸致?)。攝取的東西簡單到不行:肋眼牛排、牛肝,用奶油煎雞蛋,有時還自己熬骨湯——雖然熬湯很費工,但喝起來格外安心。有人告訴我,他們在類似飲食中逐漸找回健康狀態。不敢說每個人都一樣啦,可是至少就我而言,好像確實慢慢往好的方向走。唉,有點難以置信。不知未來如何,但暫時先這樣吧。

開始吃肥肉,卻覺得像做壞事一樣

糖戒掉、菜不碰,只剩肉和油的日子

我連續6個月只吃肉和蛋——這種事,大概也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經歷,可偏偏還真的發生在我身上。

脂肪的真正作用

說到脂肪,欸,其實很多人一聽就臉色變了,彷彿它就是動脈硬化的罪魁禍首。不過,話說回來,脂肪並不會直接阻塞你的動脈啊。嗯,我以前也是那種聽到「肥胖」「心臟病」就自動把責任推給脂肪的人。後來才發現,好像有些流行說法根本就是食品產業自己炒作出來的,再加上一些斷章取義的科學研究,就這樣被食品公司塑造成一套完整論述。然後…呃,我怎麼開始討論商業陰謀了?拉回主題,其實事情遠比表面複雜。

其實嘛,脂肪是有營養價值在身上的。

它對大腦運作很重要啦,而且還能協調、平衡荷爾蒙狀態(有時候失眠或暴躁搞不好也跟油太少有關),讓整體保持穩定。另外像A、D、E和K這幾種維生素,如果沒有足夠脂肪,也沒辦法被好好吸收進去。我記得有人跟我說過,有時候補充再多維他命丸都沒用,就是缺乏油分讓它們過不了關卡——可是我又扯遠了。總之,在特定情境下,脂肪反而顯得格外重要;同時因為吃了比較容易飽,所以也不見得會因此暴飲暴食。有趣的是,也許吧,有人覺得適度攝取油脂可以穩定情緒甚至提升專注力,我想,每個人體感不同,只能姑且相信這種可能性存在吧。

飽足感、腦袋清醒,以及重量慢慢消失中

與其老是給身體塞糖,不如試試讓它去尋找脂肪來用?嗯,我知道,這話聽起來很奇怪吧。唉,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我說真的,肉食飲食把我從那種自己討厭、死氣沈沈的日子裡拖了出來。就像,有一陣子我還懷疑自己是不是走火入魔,可是不知怎的…現在回頭看,那段時間好像比較有點活著的樣子。

我的心理障礙一直纏著我,偏偏現在卻變成讓我繼續撐下去的動力,大概算是反過來利用吧。有趣的是,我獲得了這個幾乎全新的身體,才終於又能重新站穩腳步。欸,那時候我居然相信:嗯,或許無論什麼挑戰都能面對了(當然,有時半夜還是會突然懷疑自己)。不過說到底,就是這些細碎經驗慢慢拼湊成今天的模樣。

至於躁症發作嘛,我是經歷過3次嚴重發作沒錯,每一次都要努力重新學習如何生活。有時候覺得根本沒辦法應付——但也只能咬牙硬撐啊。以下就是我的親身經歷,如果有人在螢幕前偷偷皺眉,不意外啦。

## 真相帶來的自由

現在你如果正陷在那種怪圈裡——明明吃很少還越來越胖、或者整天肚子空空永遠填不滿、累到快崩潰……其實也不用太自責。唉,也許不是你的問題。據說我們吸收的大量資訊,有些可能根本是在誤導你。我有時會想,到底是哪個混帳先提出「某種營養素超可怕」這種講法?其實很多聲音都說,那些我們被教訓要避開的東西(例如脂肪),搞不好才真正對我們有益,只是大家一直被洗腦而已。

脂肪未必會直接導致肥胖啦。嗯,好像講到這邊,又忍不住想插播一句:偶爾你以為自己控制不了人生,其實只是被一些詭異規則框死罷了。不過拉回主題,如果願意重新審視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觀念,也許就能得到一點自由——至少我是這麼覺得。

飽足感、腦袋清醒,以及重量慢慢消失中

關於脂肪,那些年我們聽過的謊話

胰島素會產生作用啊,這點我其實一直搞不懂,好像每次都得被它左右。而且說到底,胰島素是不是直接綁在碳水化合物身上?嗯,至少很多人這麼說。這些年來,我總是在跟自己拉扯,硬逼著自己少吃點、或者乾脆節食,再加上什麼高強度運動——唉,那些都被健身飲食文化洗腦過的影子吧,有時候只要活著、吃一口東西,就好像犯了罪一樣。奇怪喔,到底為什麼要那麼苛刻?然後現在,欸,我正在品嚐人生裡最讓人滿足的那些食物,每一道都很有滋味,而且營養也挺夠的。

但話說回來,有時候邊吃飯邊想事情會分心——噢對了重點是,在這種狀態下,我身體變得更精瘦、有力氣多了,頭腦清楚到連睡夢都能想明白一些舊問題。其實外面有些觀點,好像也沒誰能給出標準答案,只能說可以試著拒絕那些跟你需求完全不合的規則啦,不用勉強自己每一條都照單全收,你說是不是?當然啦,也有人覺得只要方法適合你就行。不知道脂肪到底算不算敵人,可是在某些情境下,它反而可能成為你的幫手,大概就是這樣吧。

再也不用挨餓,只是吃肉活著

有時候真的覺得,健康管理這回事好像永遠學不完,嗯,也可能只是我太容易分心。說到這個,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常常想著怎麼管好自己的身體和心情——唉,好啦,不是要推銷什麼,只是誠懇邀請你訂閱我的 Substack 電子報「Win Your Life Back」。每天都會有一些關於減重、斷食還有提升專注力的小技巧分享給大家。有點瑣碎但也挺實用吧?如果你願意,現在就能免費訂閱,直接去那個 Win Your Life Back | Billy Poon | Substack 點一下就行。

欸,差點忘了,我其實還經營 YouTube 頻道,就是「Billy Poon」啦。頻道內容包山包海——不是在誇張,就是影片專題啊、健康知識那些,偶爾心血來潮還會錄些生活策略。大概大家都想變好一點吧?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投射出來的感覺。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如果順手按下訂閱更感謝。

然後,有沒有那種決定今年一定要瘦下 100 磅的人?感覺很難對吧,我其實寫過一本書叫《Meat Over Mindset》。裡面詳細記錄了我怎麼靠肉食飲食計畫一年之內減掉 75 磅(剩下的…嗯,其實還在努力),而且精神和注意力都有改善。如果你正巧需要這方面的方法,可以去 Amazon 找找看:《Meat Over Mindset: The 1-Year Carnivore Plan to Lose 100 lbs, Gain Laser Focus, and Feel...》。唉,每次寫推薦文都怕自己講太多廢話,但反正資訊全放上去了,有緣人自取囉。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