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年初最擔心雞蛋價格飆漲和禽流感從野生鳥類傳給人類
前陣子蛋價飆漲,還有禽流感從野鳥或牛隻傳到人的議題,好像又被不少美國人拿來討論。有些人可能還記得,最近一個跟疫苗有關的新聞出現過,就是莫德納那邊本來和川普政府談了一筆金額很高的合約,要開發給人用的禽流感疫苗,但後來說這個計畫好像突然喊停。然後過去一年多,美國疾病管制單位那邊說,全美大概十幾州有人得了禽流感,病例數差不多就是七十左右。不過要追溯最後一次通報,大概要回到初春,那時候是在內華達、俄亥俄還有懷俄明這幾個地方聽說有新病例。其實加州之前挺常見到相關案例,有段時間甚至感染的人差不多佔了全美將近一半,可自從一月以後,好像也沒再聽說哪裡有新增了。
Moderna的禽流感疫苗合約被取消讓疫情議題重回焦點
記者根據一些州的資料報導,近期檢測好像已經不那麼積極了。2024年一開始,每個月接受檢查的人數大致都有個幾十位,後來就明顯少下來,到了三月只剩下屈指可數的幾人,再到四月、五月時幾乎沒什麼人被測。有美國CDC的發言人透過電郵告訴Yahoo新聞說,這段時間裡,美國農業部通報的新動物H5N1病毒感染案例減少,所以接觸染病動物的人也跟著變少,人類病例自然也下滑。不過,有些專家好像在討論,是不是其實病毒真的變弱還是說監控和追蹤感染情況的努力本身鬆懈了點?畢竟現在的狀況怎麼判斷,也許得再多觀察一下才知道。
Comparison Table:
焦點 | 內容 |
---|---|
H5N1感染案例 | 近期報告顯示人類H5N1感染案例減少,廢水監測提供病毒活動的部分資訊,但難以確定具體來源。 |
廢水監測 | 雖然廢水中檢出的H5N1數量下降,環境中的病毒量也隨之減少,但未來仍需觀察病毒傳播情況。 |
人際傳播 | 目前尚未確認H5N1在人與人之間有明顯的傳播現象,部分專家認為其缺乏必要的突變使得此型病毒難以擴散。 |
公共衛生風險 | CDC指出大眾面臨的風險偏低,但接觸鳥類的人群需要特別注意。外籍勞工可能因身份問題不願尋求醫療協助。 |
對未來疫情的看法 | 儘管現階段禽流感威脅尚可控,但專家提醒應持續關注及投資防疫措施,以備將來可能出現的新疫情。 |

CDC數據顯示過去15個月有70例人類感染跨13州但最近四個月無新增
布朗大學那個疫情研究中心的主管Jennifer Nuzzo最近有點憂心。雖然這一陣子人類出現的新病例看起來都偏輕微,但她總覺得,這種病毒過去造成的傷亡其實不算少。據說之前已知的人類案例,差不多有將近一半沒能挺過去。Nuzzo在跟Yahoo新聞聊到這段時還特別提到,那個比例其實蠻驚人的。
後來他們也找了國家傳染病基金會的Robert Hopkins醫師一起討論,想看看CDC公佈的人類感染數字為什麼一直沒什麼變動。大家可能會好奇,怎麼從二月到現在,好像都沒有更多人感染鳥流感?
Nuzzo自己也坦白說,目前還真的很難講原因。有些專家提出一些推測,比如,有人提過候鳥遷徙的模式似乎有變化——畢竟野鳥是禽流感主要的攜帶者嘛。不過,這些解釋聽起來都還只是大致上的猜想,也許還要再觀察一陣子才知道實情。
整體來看,相關數字並不是特別明朗。有時候資訊傳播慢一點也是可能。反正目前大家對於為什麼沒有明顯增加案例,好像只能提出幾種方向,但哪個比較接近真相還不好說。
後來他們也找了國家傳染病基金會的Robert Hopkins醫師一起討論,想看看CDC公佈的人類感染數字為什麼一直沒什麼變動。大家可能會好奇,怎麼從二月到現在,好像都沒有更多人感染鳥流感?
Nuzzo自己也坦白說,目前還真的很難講原因。有些專家提出一些推測,比如,有人提過候鳥遷徙的模式似乎有變化——畢竟野鳥是禽流感主要的攜帶者嘛。不過,這些解釋聽起來都還只是大致上的猜想,也許還要再觀察一陣子才知道實情。
整體來看,相關數字並不是特別明朗。有時候資訊傳播慢一點也是可能。反正目前大家對於為什麼沒有明顯增加案例,好像只能提出幾種方向,但哪個比較接近真相還不好說。
加州曾是重災區但今年初後就沒再傳出病例
在美國,最近人感染的情況似乎有點降溫,有些人覺得這可能只是暫時現象。據說,每到秋天或初冬,好像病例就會浮上來一波,然後又慢慢減少,也許跟候鳥路線短暫變化有關吧。有個CDC官員在五、六月左右跟美國醫師開會時大致提過這種看法。Hopkins那時還提到,大概再過幾個月,候鳥活動開始熱絡,H5N1流感病毒應該又會在飛禽之間明顯活躍起來。他猜測屆時受影響的家禽群、其他動物數量可能也會增多,風險也跟著升高,不過這一切都還說不準。
另外,有些人推測病毒自己流通的狀況好像也比較淡了點。通常,人要感染這種禽流感,多半是碰到生病的野鳥、家禽或者養在家裡的小型雞鴨牛羊群吧,有時候跟牛接觸也算是風險來源之一。所以,大致看起來,最近出現病例減少是不是單純因為暴露機會變少了呢?但其實大家還沒有絕對把握。不過等到遷徙潮回來,也許整體情勢又會有新的變化。
另外,有些人推測病毒自己流通的狀況好像也比較淡了點。通常,人要感染這種禽流感,多半是碰到生病的野鳥、家禽或者養在家裡的小型雞鴨牛羊群吧,有時候跟牛接觸也算是風險來源之一。所以,大致看起來,最近出現病例減少是不是單純因為暴露機會變少了呢?但其實大家還沒有絕對把握。不過等到遷徙潮回來,也許整體情勢又會有新的變化。

檢測量大幅下降引發專家擔憂監控力度正在減弱
最近這段時間,鳥類跟牛隻還是偶爾會被發現有禽流感感染,但跟幾個月前比起來,狀況好像沒那麼頻繁了。有人提到,自從今年春天以來,美國境內那些乳牛場和商業養雞戶受到影響的情形明顯變少,就連相關工作的員工也似乎比較不容易直接接觸到生病動物。CDC有個發言人透過電郵回覆媒體時,大致也是這麼說的。不過,有專家猜測,其實是不是因為檢驗本身就變得比較少,而不是病毒真的退燒?Nuzzo就有點擔心,好像各州這陣子針對H5N1的檢測普遍縮水,讓人摸不著頭緒。再加上聯邦單位對這方面幾乎沒有什麼公開說明,使得大家很難判斷眼下看到的數字到底是監測範圍收窄了,還是真的疫情趨緩。不過據CDC的說法,他們強調針對人類感染H5N1的指引和監控並沒有改變,各地衛生部門依舊持續追蹤那些曾經接觸疑似病畜的人,只是整體氣氛裡還是多少帶點模糊吧。有些消息聽起來確切,有些又讓人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
專家警告雖然近期病例輕微但歷史死亡率高達五成
這陣子,好像沒再聽到什麼新增的人類H5N1感染案例送到CDC那邊了。雖說大家多少都還是關注著,不過目前似乎有一點趨緩的感覺。然後啊,關於廢水監測這件事——人如果感染禽流感,有可能會從洗手、洗澡或洗衣服的時候把病毒碎片帶進去水裡,可是CDC網站上也寫著,其實光靠廢水數據很難知道那些甲型流感病毒到底是哪來的。Nuzzo也是差不多意思,她覺得光看廢水監控要判斷人類感染是不是減少,好像不太夠用,但話又說回來,現在用來了解病毒活動狀況,大概還就只能靠這招。
Hopkins倒是提到,目前在廢水裡檢出的H5N1出現次數明顯變少了。嗯,換句話說,就是環境中病毒量降低,傳播機會也跟著縮小啦。當然,他也沒說這代表什麼根本解決,只是暫時看起來比較正面罷了。不過他補了一句,也不能保證未來就一定平安無事,接下來會怎樣誰都不好講吧。
Hopkins倒是提到,目前在廢水裡檢出的H5N1出現次數明顯變少了。嗯,換句話說,就是環境中病毒量降低,傳播機會也跟著縮小啦。當然,他也沒說這代表什麼根本解決,只是暫時看起來比較正面罷了。不過他補了一句,也不能保證未來就一定平安無事,接下來會怎樣誰都不好講吧。

為什麼人類感染數沒增加?可能跟候鳥遷徙模式改變有關
最近一週,CDC旗下的全國廢水監測計畫裡,大約三百多個檢測點,其實只有極少數幾個——分布在像新澤西、奧勒岡這些地方——有回報到H5N1的蹤跡。大概也就十幾個站點吧,有些數據不一定即時更新。關於病毒本身,目前流行的這個變種,好像還沒有那麼擅長感染人類。CDC目前確定過禽鳥傳給動物、或是從動物到人的案例,鳥直接傳給人也是有過,但似乎還沒看到哪個人真的再把病毒傳給其他人。
霍普金斯那邊有人提過,說現階段看來,這種H5類型病毒缺乏讓它輕易在人與人之間蔓延所需要的突變。所以至今其實並沒有確認出什麼明顯的人際間傳播現象。當然,也有專家會擔心,如果聯邦經費縮減,人類端監控工作難免會被影響。有位叫Nuzzo的學者就直言,他挺憂慮這事。他記得農業部近年來因為裁員或財政壓力,好像已經流失了很大一批專門處理H5N1的人手。
前陣子政府精簡編制嘛,可能超過上萬名USDA員工陸續拿了補助離職。不過具體數字誰也說不準,只知道整體規模不小。至於後續會怎樣,其實大家也只能邊觀察邊調整策略。
霍普金斯那邊有人提過,說現階段看來,這種H5類型病毒缺乏讓它輕易在人與人之間蔓延所需要的突變。所以至今其實並沒有確認出什麼明顯的人際間傳播現象。當然,也有專家會擔心,如果聯邦經費縮減,人類端監控工作難免會被影響。有位叫Nuzzo的學者就直言,他挺憂慮這事。他記得農業部近年來因為裁員或財政壓力,好像已經流失了很大一批專門處理H5N1的人手。
前陣子政府精簡編制嘛,可能超過上萬名USDA員工陸續拿了補助離職。不過具體數字誰也說不準,只知道整體規模不小。至於後續會怎樣,其實大家也只能邊觀察邊調整策略。
病毒在環境中的流通量減少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說到動物疾病爆發,國家動物衛生實驗室網絡裡頭那一小撮專家,好像有幾位最近也接受了新的工作邀約。這事兒讓Nuzzo有點感嘆,她自己早在這波人事變動之前,其實就隱約覺得各州對H5N1的反應並不算積極,也許是沒當回事,也可能只是暫時擱著沒處理。記得今年,聯邦機構還常常跟外部一些像她這樣的人開會討論,也時不時找州裡和地方衛生官員一起開會。Nuzzo提過,如果沒有這些溝通,其實很難掌握現況,甚至搞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於是大家只能推測,也不好下結論說禽流感問題到底嚴重到哪種程度。
一般民眾現在需不需要擔心禽流感?CDC目前的說法是,大部分人面臨的風險偏低,不過如果你平時會接觸牛、雞鴨或野鳥,那情況可能就不同了。至於現在這個階段,Nuzzo倒是認為普通人倒不用太掛心禽流感的事情啦——至少此刻看來如此。
一般民眾現在需不需要擔心禽流感?CDC目前的說法是,大部分人面臨的風險偏低,不過如果你平時會接觸牛、雞鴨或野鳥,那情況可能就不同了。至於現在這個階段,Nuzzo倒是認為普通人倒不用太掛心禽流感的事情啦——至少此刻看來如此。

各州檢測量下滑讓專家懷疑我們可能錯過了真實疫情
其實講到禽流感,最讓人擔心的還是那些經常跟動物接觸的人,像是在農場裡工作的那群人。Nuzzo就有提過這一點——她說這些人平常要面對的壓力本來就不小,遇到什麼狀況也不見得會主動說出來。有在台灣住過的人應該都聽過,畜牧業裡頭外籍勞工比例很高,在美國這邊,大約超過一半都是移民,數字可能浮動但差不了太多。然後有專家擔心,其實很多沒身份的外籍工人會因為怕被查、怕被遣返(尤其是在某些政策比較嚴格的時候),所以即使自己覺得身體怪怪的,也不太敢跑去檢驗或通報。
德州西南醫學中心那位Kuppalli醫師以前在某篇訪談也聊到類似的情況,她說現在大環境下,那種害怕被發現身分、進而影響公共衛生工作的情緒是真的存在。如果大家連基本檢測都不敢做,就很難及早發現社區裡頭是不是有人已經感染了,更別提那些每天都和牛隻打交道的奶農了。CDC那邊據說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他們現在好像還是透過一些熟悉當地文化或能讓工人信任的團體去慢慢宣導。
至於禽流感到底會不會變成下一波疫情,好像沒有人能給確切答案,有些討論但結論還很模糊。總之目前看起來,相關部門只能盡量多做宣導,看看能不能先把高風險族群顧好吧。
德州西南醫學中心那位Kuppalli醫師以前在某篇訪談也聊到類似的情況,她說現在大環境下,那種害怕被發現身分、進而影響公共衛生工作的情緒是真的存在。如果大家連基本檢測都不敢做,就很難及早發現社區裡頭是不是有人已經感染了,更別提那些每天都和牛隻打交道的奶農了。CDC那邊據說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他們現在好像還是透過一些熟悉當地文化或能讓工人信任的團體去慢慢宣導。
至於禽流感到底會不會變成下一波疫情,好像沒有人能給確切答案,有些討論但結論還很模糊。總之目前看起來,相關部門只能盡量多做宣導,看看能不能先把高風險族群顧好吧。
廢水監測數據顯示病毒活動減緩但這方法有其限制
Nuzzo談起來,疫情這種事,早在新冠爆發前就不是什麼罕見現象。她好像還提到過,上個世紀裡流感大流行發生了好幾次,大概三、四回吧,其中有那場一百年前的巨大災難,也有五、六十年前和將近半世紀前的狀況。其實大約十多年前也曾經出現過一次,只是很多人似乎完全沒印象那時世界上其實正處於一場流感大流行當中。
她覺得,這跟當年布希總統任內投入大量資源有點關係,像疫苗開發啦、病毒監測系統,以及那些平常不太被注意到但真的很重要的防疫基層工作人員等。正因為那時候做了不少準備,後來才沒有釀成讓大家都記住的大麻煩。
問到H5N1會不會引發下一波全球性的流感危機,她表示自己也沒辦法肯定,但未來出現另一波疫情,看起來可能性滿高,而且多半又跟流感扯得上邊。不過話說回來,現在能夠生產流感疫苗,也有一些對付手段,其實算是目前比較令人安心的一面。只是,她強調,這些工具要派得上用場,就得確保真的急需時能拿得到才行。
然後最近有人問她,美國政府是不是取消了莫德納禽流感疫苗相關合約這件事怎麼看?Nuzzo語氣倒滿保守——她認為,如果現在把資源抽掉,不再繼續投資,很可能以後會為此吃苦頭,只是眼下可能還看不太出影響。至於具體會發生什麼事情,那還真說不好,只能留待未來再觀察了。
她覺得,這跟當年布希總統任內投入大量資源有點關係,像疫苗開發啦、病毒監測系統,以及那些平常不太被注意到但真的很重要的防疫基層工作人員等。正因為那時候做了不少準備,後來才沒有釀成讓大家都記住的大麻煩。
問到H5N1會不會引發下一波全球性的流感危機,她表示自己也沒辦法肯定,但未來出現另一波疫情,看起來可能性滿高,而且多半又跟流感扯得上邊。不過話說回來,現在能夠生產流感疫苗,也有一些對付手段,其實算是目前比較令人安心的一面。只是,她強調,這些工具要派得上用場,就得確保真的急需時能拿得到才行。
然後最近有人問她,美國政府是不是取消了莫德納禽流感疫苗相關合約這件事怎麼看?Nuzzo語氣倒滿保守——她認為,如果現在把資源抽掉,不再繼續投資,很可能以後會為此吃苦頭,只是眼下可能還看不太出影響。至於具體會發生什麼事情,那還真說不好,只能留待未來再觀察了。